2016年12月19日 星期一

認清助魔 About stockholm syndrome

☭☣⚕✪ 認清魔王的領域:助魔、名聞利養、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 About stockholm syndrome



    ✩ 依「法」不依「人」不要把幻想當作修行──認清助魔、名聞利養、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 什麼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呢?(Stockholm syndrome)
    人能被馴養,這個詞真可怕!當人們想活命時,是最容易受騙的!反映了人性:屈服於暴虐的弱點。

    ⚡ 什麼是「助魔」呢? ~☠
    也就是說:(中層幹部)為虎作倀、助紂為虐的意思。

    【助紂為虐】幫助暴君作惡(Help a tyrant to do evil)
    紂是商朝的最後一個王,據傳是暴君。比喻幫助壞人幹壞事。

    劉邦進入咸陽城後,見宮殿巍峨,珍寶無數,美女成群,就想留在宮中享受一番。
    當時的武將樊噲勸他不要因小失大,可是他不聽,張良又勸他說,我們這所以能夠來到咸陽,主要是因為秦國殘暴無道。
    我們應該替天行道,消滅殘餘勢力,改變秦朝的奢侈和淫樂,實行艱苦樸素來號召天下,現在您才佔領了秦國,就要享受秦王所享受的快樂,這是「助紂為虐」的行為。劉邦認為張良的話有道理,於是撤出咸陽,把軍隊駐紮在霸上。
    這裡所說的「紂」是指商紂,商紂是殷紂王,有名的暴君,用來比喻幫助壞人做壞事。

    卍    卍    卍

    【為虎作倀】比喻身受其害,卻又幫助惡人作惡(To help a villain do evil)
    傳說被老虎吃掉的人,死後變作「倀」(chang),倀會死心塌地地為老虎奔走效勞。

    有個叫馬拯的讀書人,愛好遊歷山水。這一天,他來到五嶽之一的南嶽衡山。衡山風景秀麗,馬拯忘情山水,在松林間閒逛,不知不覺到了黃昏,看來這個晚上他是走不出去了。
    馬拯正著急,忽然看到前面大樹上搭著一個窩棚,上面一個獵人正朝他示意。馬拯一低頭,看見原來就在前面不遠是獵人設的一個陷阱,馬拯嚇了一跳說:「好險!」
    獵人從樹上跳下來,問道:「你是什麼人?怎麼天黑了還在林子裡閒逛?」
    馬拯把自己貪戀山水而忘了時間的事說給獵人聽了。獵人說:「這裡老虎很多,十分危險,你一個人不要再走了,就在我這裡過一夜吧。」獵人邊說,邊走到陷阱邊,架好捕虎用的機關,然後帶馬拯登上大樹的窩棚。馬拯一個勁道謝。

    半夜裡,馬拯從睡夢中醒來,忽聽得樹下嘰嘰喳喳有許多人在講話,聲音越來越近。馬拯警覺起來,藉著月光,看見前面走來一大群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總共怕有幾十人。這些人走到馬拯和獵人棲身的大樹近旁時,忽然走在前面的那人發現了陷阱,十分生氣地叫起來:「你們看!是誰在這裡暗設了機關陷阱,想謀害我們大王!真是太可惡了!是誰竟敢如此大膽!」說著,和另外兩個人一起將獵人設在陷阱上的機關給拆卸下來,然後才前呼後擁互相招呼著走過去了。
    待這夥人走後,馬拯趕緊叫醒獵人,把剛才的一幕告訴了獵人。獵人說:「那些傢伙叫做倀,他們原本都是被老虎吃掉的人,可是他們變作倀鬼後,反而死心塌地為老虎服務,晚間老虎出來之前,他們便替老虎開路。」馬拯聽後明白了,他對獵人說:「那他們剛才所說的大王一定是老虎了。老虎可能不多久就要來了,你趕快再去把機關架好。」
    獵人敏捷地從樹上下來,把陷阱上的機關重新架好,剛登上大樹,只聽一陣狂叫,一隻兇猛的老虎從山上直竄過來,一下撲到陷阱的機關上,只聽「嗖」的一聲,一支弩箭彈出,正中老虎心窩。只見老虎狂暴地跳起,大聲吼叫,叫聲直震得松林發抖,老虎掙紮了一陣,倒在地上死了。
    老虎巨大的哀叫聲,驚動了已走了很遠的倀鬼們,他們紛紛跑回來,爬在胸口還流著血的死老虎身上大哭起來,邊哭還邊傷心地哀號著:「是誰殺死了我們大王呀!是誰殺死了我們大王呀!」
    馬拯在樹上聽得明白,不由得大發雷霆,他厲聲罵道:「你們這些倀鬼!自己是怎麼做的鬼還一點不知道,你們原本就死在老虎嘴裡,至今還執迷不悟,還為老虎痛哭!真令人氣憤!」
    這些倀鬼,自己明明被壞蛋害死,可是死後還要做壞蛋的幫兇,實是可恨。

    卍    卍    卍

    【數典忘祖】比喻忘本(To forget one's own origins)
    對於本國歷史的無知、忘掉自己本來的情況或事物的本源,出自先秦‧左丘明《左傳‧昭公十五年》:「籍父其無後乎?數典而忘其祖。」

    現在,在台灣有許多:日本浪人後裔、慰安婦(性奴隸)血統、祖上收受日本好處、及被外國媒體「洗腦」的人──
    「數典忘祖」忘記自己祖先,為日本發聲,出賣自己國家、民族利益及臺灣利益。

    今天,遇見一位「奴民」(約50多歲),自稱:要把祖宗牌位燒掉,願當日本人、殺光所有「外省」人……。
    這是,國家社會沈重的負擔、不定時的炸彈!(暴力會傳染、思想就是業!所以:會有思業的問題啊!)
    如此,偏激的思想和言論,讓我想到「我見」的可怕!

    這些「奴民」具有犯罪心理學上「人質情結:斯德哥爾摩綜合症」的明顯特徵!

    ※什麼樣的人會產生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據心理學者的研究,情感上會依賴他人且容易受感動的人,
    若遇到類似的狀況,很容易產生斯德哥爾摩症候群。
    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通常有下列幾項特徵:

    1、人質必須有真正感到綁匪(加害者)威脅到自己的存活。
    2、在遭挾持過程中,人質必須認出綁匪(加害者)可能略施小惠的舉動。
    3、除了綁匪的單一看法之外,人質必須與所有其他觀點隔離(通常得不到外界的訊息)。
    4、人質必須相信,要脫逃是不可能的。

    ※而通常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會經歷以下四大歷程※

    1、恐懼:因為突如其來的脅迫與威嚇導致現況改變。
    2、害怕:籠罩在不安的環境中,身心皆受威脅。
    3、同情:和挾持者長期相處體認到對方不得已行為,且並未受到『直接』傷害。
    4、幫助:給予挾持者無形幫助如配合,不逃脫,安撫等;或有形幫助如協助逃脫,向法官說情,一起逃亡等。

    ※不可思議的案例※

    有一個典故:二次大戰期間,納粹占領斯德哥爾摩,以極其粗暴、強硬的紀律,壓制、迫害一向自認為是「高貴白人」的北歐人民,這些高傲的北歐人,在遭受壓制的過程中,竟然有些人反過來對納粹的強硬,鐵的紀律產生好感,心甘情願和他們合作,打自己同胞的小報告,後世稱這種陰暗的心靈叫「斯德哥爾摩症」。「斯德哥爾摩症」聲名大噪是在美國某大報閥的獨生女派翠西亞,在遭「都市恐怖份子」挾持之後,後來竟然對挾持者發生欽敬之情,甚至加入組織,和這批恐怖份子一起幹起「打家劫舍」的行為來。

    從犯罪的角度來看,人性能承受的恐懼有一條脆弱的底線。當人遇上了一個徹底掌握自己生存權的殺手,人質就會漸漸把生存權付託給這個綁匪。時間拖久了,綁匪對於人質的一點善意,都會覺得讓人質覺得,是恐怖份子對他的寬容與慈悲。換言之,當人性承受的壓力越大,時間越久,壞人會逐漸變成好人,人質也會逐漸對綁匪產生了同情、認同乃至於崇拜。

    東西方的國情有異,斯德哥爾摩症「傳染」到東方後,產生了一些「變種」。東方人質落入劫持者的掌握後,對劫持者產生了更強的「心理上的依賴感」(大多數「以命相托」),然而他們的命運卻十分悲慘。

    案例一:

    1999年,漢地福建省三明市發生過一起滅門慘案,一公司老總家全家遇害。案破後,警方對這家人的被害唏噓不已。案情經過是這樣的:搶匪闖進家門,宣稱只要服從,將不會傷害他們。但在捆綁家屬時,兒子與他們打了起來。女兒直叫別打了:「他們又不會傷害我們。」「他們只是要點錢財。」於是兒子停止了反抗。匪徒將他與其姐姐、保姆全部捆好,正當逼迫他們交出貴重錢物時,經理夫婦到家了,此刻時間約為晚上十點。父親一看家人被縛,沖上去以一敵三與搶匪搏鬥,因其身壯力大,加之是在拼命,搶匪一時還奈何不了他。這時兒子、女兒不斷在旁哀求父親:「爸爸,別打了,他們只是要我們一點財產,不會害我們命的,你這樣子要把大家都害死了。」父親聽女兒這麼說,遂停止了反抗,搶匪也將他捆綁起來。這時母親進了房,嚇得大叫起來,父子三人又勸她:「這幾位兄弟只是要我們一點財產,不會害我們的,別怕!」於是母親也停止了叫喊。搶匪把她也捆好並把一家人的口全部塞緊,在這之前,匪徒們因緊張都忘記了這點。接下去是逼問、拷打,匪徒得到存摺密碼及貴重物品後便將一家人(包括保姆共五口)全部殺害。

    案例二:

    1994年,三個歹徒在千島湖用獵槍、刀、斧劫持了一艘大型遊艇,將三十二個遊客(包括導遊及其他員工)全部殺害。此案的驚奇之處是遊客被騙鎖進底艙,歹徒打開船底閘門淹船時,艙內哭聲震天,遊客沖上去拼命砸鐵欄門,歹徒扔炸藥包,倒下去一批,又沖上一批……這裡有個疑問,現在被鎖住了才拼命,何不當初自由時拼命?三十多人齊往前沖,歹徒又能擊倒幾個?案後據罪犯招供,被鎖進底艙時,確實有部分遊客想反抗,但導遊和眾多「有頭腦」的遊客把他們說服了:「聽他們的」;「他們只是要財物,不會傷害我們的」。

    案例三:

    1976年,法航139次班機被恐怖分子劫持到烏干達的恩德培機場。以色列年輕婦女達維森是經歷這段地獄之旅的少數頭腦清醒者之一。據她回憶,劫持過程中,留給她強烈印象的不是恐怖分子如何兇神惡煞,如何毆打、虐待旅客,而是每當恐怖分子的頭目(達維森認為此人相當陰險狡猾)發表演說,全機艙裡一片掌聲。達維森非常討厭這些掌聲,她寫道:

    這些年來,我一直不能理解大屠殺。年復一年,我讀了關於這個問題的材料,看了這類電影,聽了那些聳人聽聞的證詞,但是我不能理解。為什麼猶太人竟那麼平靜地走進煤氣室?為什麼當他們一無所有的時候,他們還像綿羊一樣去任人宰割。我需要經歷恩德培的一場惡夢之後才能理解。現在,只是現在,我才理解。當人們想活命時,是最容易受騙的……。

    ※結論※

    1、斯德哥爾摩綜合症(Stockholm syndrome)反映了人性的弱點:人是可以被馴養的,是一種屈服於暴虐的弱點。人能被馴養,這個詞真可怕!是不是像似我們所馴養的小動物一樣呢?有時會傷害到牠們,可是一給好吃的,就屁顛屁顛地跟過來了!
    2、從見到綁匪時,就馬上確定他是一生中不共戴天的敵人。做好敢打必勝,鬥智鬥勇的心理準備,決不存在任何幻想。
    3、堅決與幻想保命型、奇怪認死型、懦弱被騙型的心理做鬥爭。
    4、堅持循安善處的原則,進行力量對比估價:敵強我弱,以鬥智為主;敵我均勢,鬥智鬥勇;我強敵弱,堅決反擊。
    5、丟棄羊的反抗,學會狼的反抗!我們反對對綁匪的依賴與同情。同時與綁匪鬥智鬥勇,最終戰勝綁匪。

    卍    卍    卍

    ✩ 魔王的領域?慎入!

    被心裡面的小偷,綁架而去的結果,就是──
    任由它們,為所欲為,盡情的宰割;
    ~成為,煩惱的奴隸!

    當被好奇、疑惑、不信……
    偷渡的時候~

    就是,來到魔王的領域,
    陷於破滅。

    ~當然,交由魔王波旬……
    嘿!嘿!嘿!
    “為所欲為”了!

    所以,心裡的「小偷」,
    ~比外面的「小偷」,還可怕!

    ♡~~~~~~~~~~~~~~~~~~~~~~~~~~~~

    ☀ 《漁夫經》佛陀說魔王的誘餌:
    (五妙欲──色愛、聲愛、香愛、味愛、觸愛)

    「諸比丘!恰如漁夫,將附餌之釣鉤投於深湖水,有一貪餌具眼之魚,將此嚥下。諸比丘!如是吞嚥漁夫之餌鉤之此魚,陷於不運,陷於破滅,變成漁夫之所欲。
    同此,諸比丘!如此等六種餌之於此世,乃為有情類之不運,為有情類之毀損。何者為其六種耶?

    ➊ 諸比丘!眼所識之色,是可喜、可愛、適意、悅色、誘生欲念、激情貪染;比丘若悅喜、讚美於此,對此戀著而住者,諸比丘!此比丘即是嚥下魔之釣餌,陷於不運,陷於破滅,成為波旬之所欲。
    ➋ 耳所識之聲,是可喜、可愛、適意、悅色、誘生欲念、激情貪染;比丘若悅喜、讚美於此,對此戀著而住者,諸比丘!此比丘即是嚥下魔之釣餌,陷於不運,陷於破滅,成為波旬之所欲。
    ➌ 鼻所識之香,是可喜、可愛、適意、悅色、誘生欲念、激情貪染;比丘若悅喜、讚美於此,對此戀著而住者,諸比丘!此比丘即是嚥下魔之釣餌,陷於不運,陷於破滅,成為波旬之所欲。
    ➍ 舌所識之味,是可喜、可愛、適意、悅色、誘生欲念、激情貪染;比丘若悅喜、讚美於此,對此戀著而住者,諸比丘!此比丘即是嚥下魔之釣餌,陷於不運,陷於破滅,成為波旬之所欲。
    ➎ 身所識之觸,是可喜、可愛、適意、悅色、誘生欲念、激情貪染;比丘若悅喜、讚美於此,對此戀著而住者,諸比丘!此比丘即是嚥下魔之釣餌,陷於不運,陷於破滅,成為波旬之所欲。
    ➏ 意所識之法,是可喜、可愛、適意、悅色、誘生欲念、激情貪染;比丘若悅喜、讚美於此,對此戀著而住者,諸比丘!此比丘即是嚥下魔之釣餌,陷於不運,陷於破滅,成為波旬之所欲。」

    ~《六處相應 Bāḷisikopamasutta 漁夫》(SN 35.230)


    ♡~~~~~~~~~~~~~~~~~~~~~~~~~~~~

    ☀ 《毘嵐風經》佛陀說:(名聞利養 ➾ 如狂風吹)

    「諸比丘!利得、供養──恭敬與名譽──讚歎,甚為可怖、激烈、粗暴、為到達無上安穩之障礙。

    諸比丘!於上空有名毘嵐之風吹。
    若烏飛趣其處,此毘嵐風則將彼鳥吹起,使腳、翼、頭、身,吹散於諸方。

    諸比丘!同此,此處有一比丘,因敗於利得、供養與名譽,心為所眩惑。
    清晨著衣、持缽、為托缽入村或街,彼不守身、不守語、不守心、不住正念,對諸根不能制御。

    彼於其處,見輕率著衣、或掩惡之女,見此輕率著衣,或掩惡之女,心為貪所襲,彼之心因為貪所襲,而捨學還俗,運衣、運缽、運床座、運清淨之家,如鳥之被毘嵐風所吹起。

    諸比丘!利得、供養──恭敬與名譽──讚歎,甚為可怖、激烈、粗暴、為到達無上安穩之障礙。

    諸比丘!然則,應如是學:
    『我應捨已生之利得、供養、名譽,於未生之利得、供養、名譽、不執於心而住。』

    諸比丘!汝等應如是學。」

    ~《利得與供養相應‧Verambhasutta 毘嵐風》(SN 17.9)


    ♡~~~~~~~~~~~~~~~~~~~~~~~~~~~~

    ☀ 《龜經》佛陀說:(名聞利養 ➾ 如魔魚叉)

    「諸比丘!利得、供養──恭敬與名譽──讚歎,甚為可怖、激烈、粗暴、為到達無上安穩之障礙。

    諸比丘!往昔沼中,龜,亦為其大家族之所永棲處。
    諸比丘!爾時,一龜向他龜作如是言曰:
    『愛龜!勿往彼處。』

    諸比丘!然而彼龜卻仍至其處,則被獵師以繩索所附之魚叉所射。
    諸比丘!爾時,彼龜則走近他龜。
    諸比丘!彼龜見其龜由遠處來。

    見已,對其龜作如是言曰:
    『愛龜!汝何故去至其處耶?』
    『愛龜!我至其處矣。』

    『愛龜!何故未被刺射,未被射中耶?』
    『愛龜!我未被刺射,未被射中。但然我身有繩索,乃由後方新結附者。』

    『愛龜!然確被刺,確被射中。
    愛龜!因於此獵師,汝父與祖父皆陷於禍,陷於災厄者。
    愛龜!汝今可往矣,汝今非屬我等者矣。』

    諸比丘!獵師寓意此惡魔波旬。
    諸比丘!附於繩索繫之魚叉,既意示此利得、供養與名譽。

    繫繩索意為喜貪。
    諸比丘!任何之比丘,對既生之利得、供養與名譽不捨而願望者。

    諸比丘!此比丘將為獵師附於繩索之魚叉、陷於禍、陷於災厄、達波旬之所欲。
    諸比丘!利得、供養──恭敬與名譽──讚歎,甚為可怖、激烈、粗暴、為到達無上安穩之障礙。諸比丘!汝等應如是學。」

    ~《利得與供養相應‧Kummasutta 龜》(SN 17.3)

── 佛曆 2559.11.24(四)佛子整理 ──

2016年12月10日 星期六

同性戀 VS. 宗教信仰 Gay VS. Religion

☪ 若要弘揚佛法,佛教必先自清 ~❤

Self-purge and Carry forward by the Dhamma and Precepts



    ❦❧ 黑白顛導、是非混淆! Confuse right and wrong
    基本上「同性戀」者是沒有宗教信仰的一群。 Gay VS. Religion ❦❧

    【一】黑白顛導、是非混淆:
    如果要弘揚「佛法」佛教必須先「自清」。 expel unqualified members

    師範大學畢業的釋昭慧尼師,自己身為師表,不但不潔身自愛──
    還大搞「同性戀」、辱罵中國佛教會、毀謗金鐘獎資深演員李天柱。

    連國中生的一張公民考卷,甚至也說:
    「《多元成家法案》如果是通過後……父母名稱將改為雙親,表兄弟姊妺等旁系血親可以通婚,兒子將來可以娶繼母為妻,女兒也可以嫁給繼父?」(事實上,有可能的!)

    她也詆毀:「荼毒少年,莫此為甚!」兒子和「繼母」如果同為男同性戀者,「亂倫」慘事怎麼不可能發生呢?
    她自己正是「荼毒少年,莫此為甚!」的最佳寫照。(這樣子,要如何教小孩子呢?)

    許多群眾,感慨萬千的說:
    「釋昭慧修『民法』比修『佛法』還有興趣……。

    如果,站在台上要代表佛教、又要代表學校?
    結果,背棄經典,您還是還俗吧……!

    請佛教會的淨耀法師,將釋昭慧渡化領回佛教界。」
    (佛也悲嘆:群魔亂舞,佛法豈容?斥令還俗,以儆效尤!)

    「群魔亂舞」三部曲:
    ➊ 首先廢掉佛陀所制定的《比丘尼八敬法》:
    「阿難!摩訶波闍波提瞿曇彌,已受八敬法,以此為受具足戒。」 (CV 10.1, 403)
    (八敬法:① 尼禮比丘;② 依僧安居;③ 從僧教誡;④ 從僧自恣;⑤ 從僧懺過;⑥ 從僧受戒;⑦ 不謗比丘;⑧ 不訓比丘。)
    ➋ 不禮比丘、辱罵僧伽、不聽教誡、不發露罪過、不懺悔罪過、不從僧受戒、毀謗比丘、辱罵中國佛教會。
    ➌ 當證婚人、搞同性戀、毀謗居士、妖言亂政、披佛袈裟、敗壞佛門、為所欲為,肆無忌憚。

    【二】就佛法而言:(「淫亂」如同吸食毒品!)
    為什麼?要修「白骨觀」呢?當然是「離慾」呀!

    ⑴ 如果,以「八正道」來說:淫亂邪行非「正業」!
    出家人自己不離慾,還要鼓勵人家不離慾,就是「離經叛道」。
    (出家人連證婚都不可以,更何況是為同性戀舉行婚禮呢?)

    ⑵ 如果,以「三法印」來說:無常、苦、無我。
    ➊ 諸行無常(受、想、行──透過六根所認知的行為,都是無常的);
    ➋ 諸行是苦(受、想、行──透過六根所認知的行為,都會帶來苦);
    ➌ 諸法無我(色蘊、識蘊──凡所認知的現象與結果,都是無我的)。
    連一般的「淫慾」都會造成苦的結果了,更何況是「淫亂」呢?

    ⑶ 在家人的「五戒」裡:(規定的很清楚!)
    即使正當夫妻「非處行淫」也算「邪淫」;所以「邪淫」的範圍,當然也包含「同性戀」的性行為了。

    修習「佛法」就好比蓋房屋,上樑不正、下樑歪:
    「不邪淫」與「同性戀」是不可能同時存在的!

    修習「戒定慧」,連「情慾」都要避免,更何況是淫亂、高危險「同性戀」呢?
    所以,佛陀規定「同性戀」者是不可以出家的,如果出家了,也要請他還俗的!

    【三】就其他宗教而言:

    ➊ 天主教──
    梵蒂岡稱各國有責任:禁止同性戀婚姻。
    天主教梵蒂岡2003年,因同性婚姻威脅全球社會,呼籲全球10億天主教徒,到梵蒂岡聖伯多祿來參加遊行示威,反對全球愈來愈興盛的同性戀運動,和許多西方國家陸續將同性婚姻合法化的趨勢。斥責同性婚姻為「離經叛道」,是「社會道德的莫大威脅」。

    ➋ 基督教──
    同性戀的性行為,違反神學及根據《聖經》的經文,都認為有罪。

    在《利未記》18:22:「不可與男人茍合,像與女人一樣,這本是可憎惡的。」

    及《利未記》20:1-3「人若與男人茍合,像與女人一樣,他們二人行了可憎惡的事,總要把他們治死,罪要歸在他們身上。」

    及《羅馬書》1:26-27:「男的和男的彼此貪戀,行可恥的事,就在自己身上受這逆性行為當得的報應。」

    聖經明確排斥同性戀,且聖經中提到同性性行為的詞語(像「親男色的不能承受神的國」),其語氣的強烈,表示這是道德問題,並非相對性的文化問題或處境問題。

    法律上是嚴重的罪行:過去在香港同性戀是刑事罪,最高刑罰是終身監禁。

    ➌ 猶太教──
    從古至今,都把同性戀的交合,視為是不潔淨的行為。

    ➍ 伊斯蘭教──
    絕對禁止穆斯林與同性發生性關係,並且把和同性發生性行為視為罪行,包括伊朗、沙特阿拉伯等國家更會判處終身監禁和死刑。

    ➎ 耶路撒冷三大宗教領袖聯合發起反對行動──
    美聯社和路透社2005年3月30日報導,當天,來自南美洲、希臘和中東地區的一些伊斯蘭教、天主教、東正教和猶太教團體的領袖,聯合在以色列耶路薩冷的一家酒店內召開記者會,對今年將在耶路薩冷舉辦的世界同性戀者多元文化節活動公開表示強烈反對。

    上月29日,在耶路撒冷舉行了一次聯合記者招待會,基督教、猶太教和回教領袖代表破天荒達致共識。他們一致就同性戀的活動和有關的道德議題表示深切的關注。他們認為同性戀節的活動將傳達同性戀是可被接受這錯誤訊息,並會破壞耶路撒冷城的形象。

    【四】如果,不從宗教的論點出發而言:
    支持同性婚姻的論據(同性結婚不妨礙他人,是兩個人的私事和個人自由,所以法律應該保護和允許同性結婚)也同樣支持一夫多妻、一妻多夫、多妻多夫的結合、甚或人與獸的婚姻、或與幼童結婚,或亂倫婚姻。
    所以同性婚姻與多元化婚姻(或婚姻制度的解體)只有一步之遙。

    當然,也有許多人主張獸交、亂倫、多人性行為沒有不道德,只要是雙方當事人出於自願,婚姻是基本人權,社會對多邊婚姻、近親婚姻、人獸婚都應該尊重、應該立法保障?

    想像一下這樣的情形:你在辦公室裡宣布你將要結婚的消息的時候,有人會上來問你,你是和幾個人結婚啊?你是和人結婚嗎?你是和男人還是女人結婚?……這時候你會驚奇地發現,同性婚姻不再是同性戀者的私人事情,它與每個人都相關。

    如果法律認可了同性戀婚姻,那麼,重婚權利、多配偶權利和通姦權利是否也應被認可?而這是否意味著對文明底線的挑戰?

    因為同性婚姻改變了婚姻的定義,形成婚姻制度的附載過重、定義與概念的混亂,並帶來了「雪崩效應」。

    【五】對於這群,死不認錯、輕忽自己和他人生命的「同性戀」者而言,捫心自問:
    「這真是無私的愛嗎?還想要把病毒傳染他人嗎?難道還不需要自我改變嗎?」

    基本上「同性戀」者,都是沒有「宗教信仰」的一群:
    佛法就是佛法、教規就是教規,如同:違犯國法、違犯校規是一樣的道理!
    所以,請不要找佛陀、基督、上帝……來為淫亂、犯罪「背書」(合理化)。

    任何,倫理、道德、宗教都一致譴責並且認為:「同性戀是淫亂、非常危險!」
    這是,傳統中華文化和從古到今所有人類文明,所發展的經驗傳承、智慧結晶。

    有人問宣化老和尚:「為什麼得愛死病?」
    宣化老和尚:「同性戀。『一陰一陽謂之道,偏陰偏陽謂之疾』,這個疾就是無藥可救的疾。人的精裏都有毒,同性的毒就相忌,相忌到了極點時演變的疾病。異性就相調和。男女異性相合就能調和這個毒,就像『電』,陰陽電相觸就有光,單陰單陽,它沒光;不但沒光,它還爆炸了。」

    老和尚又說:「更有,最近在三藩市有三十多萬同性戀者示威遊行,老壯少幼皆亂七八糟的胡搞,這就是妖魔鬼怪出世搗亂,叫人顛倒糊塗,以是為非,以非為是;拿黑作白,拿白當黑。……我剛才發表的意見,絕不是太過,也不是罵人。佛門裏的確有此種敗德的行為,所以佛教不興。」

    衛生組織也說:同性戀者容易感染到愛死病毒,是高危險群!
    台灣衛生署2014年統計,男同性性行為佔72.73%。

    一切都是:「不守清規、過度自由、自己縱慾」所惹的禍。
    「惡因、惡果」還須自受(上帝的懲罰)當然!是嚴重的!

    【六】亂作胡為、人為色死,同性戀之果報:
    摘錄自《宣化上人問答錄》與《現代因果實錄》

    ➊ 釋迦牟尼佛說:對女人不應生欲想相,生淫欲想或為女人的相貌所動心。
    亦不願意見女人,因女人身不淨。若是「眼觀形色內無有,耳聽塵事心不知」,有這種定力時又另當別論。
    若有特別因緣到俗人家中,也不與女孩子、處女(未結婚的女子)、寡女(喪失守寡之女)單獨相處。

    亦不與五種「不男」之人交往:
    (1)生:就是生來而無男根。此乃往昔搞同性戀之果報,有人形而無男根。
    (2)鍵:就是有男根被割除,或因病致潰爛而無根。
    (3)妒:就是見男人生妒忌心,不能人道。見女人生妒忌心,變成女人,亦不能人道。
    (4)變:就是男不男、女不女。男與男發生同性戀,女與女發生同性戀。或男子自行淫欲,或女子自行淫欲,故得不能人道之果報。
    (5)半:就是半月是男,半月是女。此五種人因思想不正當,故六根不具。
    雖欲出家亦不被接受。為避嫌疑起見,出家人不可無故獨自到居士家。若有特別因緣到他入家中,則一心念佛,最好兩位比丘同去。

    ➋ 果報是來生為連體嬰。現在世上出現連體嬰,已日有所聞。在不久的將來,當會出現很多的「連體畜生」。因為自作妖孽,最卑鄙下流的邪行,勢必淪為畜生。

    ➌ 宿世情執:有兩個沙彌尼,相貌莊嚴,20出頭的年紀,然而卻有一個令住持調教不過來的毛病「同性戀」。

    老和尚沉默一刻後說:「她們倆前三生是母子,母慈子孝,恩愛至深。再一生成為夫妻,關係更加親密,如漆似膠,廝守一生。因為淫心重,來生墮為一對燕子,朝夕不離……如果多生以來溺於情愛的心還不能放下,來生會墮地獄,再想接觸佛法就難了。」

    當她們明白彼此因緣後,當即發願要放下,去大殿求懺悔去了。

    ♡~~~~~~~~~~~~~~

    ☀ 《五畏罪二經》佛陀說:(五種怖畏)
    「何等為五種怖畏、怨仇則止息耶?

    ① 諸比丘!殺生者緣殺生,於現法生怖畏、怨仇,於來世亦生怖畏、怨仇,心中受苦憂。
    若遠離殺生,如是怖畏、怨仇則止息。

    ② 諸比丘!不與取者緣不與取,於現法生怖畏、怨仇,於來世亦生怖畏、怨仇,心中受苦憂。
    若遠離不與取,如是怖畏、怨仇則止息。

    ③ 諸比丘!邪淫者緣邪淫,於現法生怖畏、怨仇,於來世亦生怖畏、怨仇,心中受苦憂。
    若遠離邪淫,如是怖畏、怨仇則止息。

    ④ 諸比丘!妄語者緣妄語,於現法生怖畏、怨仇,於來世亦生怖畏、怨仇,心中受苦憂。
    若遠離妄語,如是怖畏、怨仇則止息。

    ⑤ 諸比丘!飲酒者緣飲酒,於現法生怖畏、怨仇,於來世亦生怖畏、怨仇,心中受苦憂。
    若遠離飲酒,如是怖畏、怨仇則止息。

    此等為五怖畏、怨仇止息。」

    ~《因緣相應‧家主品‧Dutiyapañcaverabhayasutta 五畏罪二》(SN 12.42)

── 佛曆 2559.12.10(六)菩提僧團 ──

2016年11月25日 星期五

華夏先祖「奧爾梅克」的史前文明 Olmec

❀ 華夏先祖「奧爾梅克」的史前文明 ~❤ Olmec


漢地殷商消失的軍隊,神秘現身中美洲!

     奧爾梅克──墨西哥的古印第安人有「甲古文」,證明馬雅源自漢地?

卍    卍    卍

     在美洲的古物中發現漢地文字則早已見慣不驚了。古代美洲留下的石刻書法,與漢地的甲骨文及金文極為相近,有些字的寫法簡直與漢地甲骨文一模一樣。因此北達科他州有關機構根據這些「書寫的岩石」,曾向世界宣告:「漢地人曾一度訪問過北達科他。」

     1955年美國考古學家發現了16尊紅色雕像,和6塊玉圭。有漢地學者讀出,上頭寫的是殷商曆代王族的的名號,研判應該是殷商的祖先牌位。

奧爾梅克 - 16尊紅色雕像(殷商的祖先牌位)

     其中15尊雕像是黑色的,呈同心圓狀排列,都面向一尊紅色雕像,此人背後擺了六根玉圭,上頭隱約可見刻有符號或文字。漢地學者王大有,宋寶忠,王雙有最先釋讀出其中有殷商先王先公等名號。

     一塊玉圭上刻著:俎女戍繭翟伯(肉祭有戍氏長女簡狄);一塊玉圭上刻著:(火)農妣辛(火祭神農裔高辛氏帝嚳);一塊玉圭上有契,相土,王亥等名。可以說,這些雕像與玉圭是殷商王族的祖先牌位。

     大陸漢地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副研究員陳漢平說:「這批字如果出土於漢地,肯定是會被視為先秦時代的古文字或符號……啊!我可以看出這一根寫的是『君主建山川』──統治者和首領們建立了王國的基礎!」陳漢平驚呼出來。另一根玉圭上則隱約刻的是「十二世系」。

     這會是指盤庚遷殷,直到紂王被周所滅的商代十二位帝王嗎?它真會是逃亡到新世界的殷商遺民的祭祀品?

卍    卍    卍

     在3000年前,中美洲有一個古老文明奧爾梅克(Olmec),他們最有特色的,就是這巨石人頭像。據了解,奧爾梅克是在西元前1200年崛起,時間大概就是武王伐紂,殷商結束統治的年代。

     殷商末年(大約西元前1066年周武王十一年),殷朝大軍正在山東打仗,並取得了勝利,舉國上下沉浸於歡慶之中,沒有防備周軍從背後奇襲殷都朝歌,殷商的軍隊倉促應戰,結果全軍覆沒,國破家亡。

     時間回溯到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破朝歌后不久,自朝歌出發,負責東征的殷軍統帥「攸侯喜」,率10萬東征主力軍和林方、虎方等各部及涕竹筍,涕竹舟造船部共25萬人,突然在山東一帶消失了,史稱「殷史千古疑案」。

     現在很多考古結果都指出,「攸侯喜」很可能帶領他的軍隊和族人,飄洋過海到了中美洲,建立起包含奧爾梅克在內的馬雅文明。根據已經出土的奧爾梅克銅器、玉器,上面的文字和漢地古代「甲古文」十分相似;經過漢地的古文專家鑒識後,肯定得指出,那就是先秦的古文或符號。

     「攸侯喜」和「摩且王」(又稱摩虎王)將25萬殷商軍民分作25個部族,每族都由貴族率領,跟隨「攸侯喜」東渡,經日本列島,到千島群島,再經堪察加半島,到北太平洋的阿留申群島(天之浮橋島),直達阿拉斯加。再一路南下。3000年前如此大規模的海陸部落遷徙,一路上經歷千難萬險,其困難可想而知。「攸侯喜」和「摩且王」所率主力到達今墨西哥一帶,在那兒建立日出國。

卍    卍    卍

     移居他鄉3000多年以來,至今,中美洲的印地安人殷福布族居民,仍然記得自己是殷人的後裔,自己的祖先來自漢地。他們時刻懷念故土,把故事代代相傳。

     殷福布族居民世世代代流傳著關於自己故國家園的傳說與回憶。自稱華夏後裔的殷福布族,不說自己是漢人或是唐人,單說自己是殷人,因為「我們是世代相傳的殷人後裔……是三千年前由天國乘涕竹舟經天之浮橋島(白令海峽)到這裡的」。

     幾千年前的那一天,殷人移民該是多麼的悲壯,成千上萬的人從漢地沿海的某個地方出發,經歷了無窮無盡的災難,終於到達那不知名的遠方。

     《HOSI王歌》顯然敘述一次驚心動魄的海上大遷徙:「二十五族為兄弟,跟著HOSI過天之浮橋島,途中艱險不能忘,分發麥黍眾相親,兄弟莫將兄弟辱,天國再建冬復春……。」

奧爾梅克 - 天之浮橋島

     ❦❧ 白令海峽位於亞洲大陸的東北端,另一端就是美洲的西北端。現在的白令海峽的平均寬度65公里,最窄處只有35公里,其間有2個小島,兩個小島相距只有4公里。白令海峽很淺,平均深度42米,最深處也只有52米。由地質學的研究得知,在遠古的一段時間,海平面比現代低100多米。也就是說白令海峽露出了海面,形成一座陸橋,成為連接亞、美兩洲的天然通道。 ❦❧

卍    卍    卍

     這個地區在墨西哥地圖上標誌著4萬年來的開拓史,今譯作「奇瓦瓦」,但從前墨西哥給清府政的外交文書均譯作「中華華」(CHIHUAHUA)。

     1909年時清府政因墨西哥革命中,諸多華僑被殺而去索賠時,殷福布族(1NFUBU)就自稱是殷人後代,曾要求清廷駐墨西哥特使歐陽庚(1858-1941)保護他們。此案的檔案尚存於台灣外交部檔案保管處。

     每天早晨起床後,殷福布族家人之間互相問候的第一句話,便是「殷地安(YINDIAN)。」他們日常吃飯時,在進餐之前,又互相說:「殷地安」。晚上睡覺之前亦是如此。尤其是在大家分別很久,又重新見面時,更是必須先問候:「殷地安。」

     在樸素而又簡短的「殷地安」一詞的問候中,包含著他們對萬里之外祖國的懷念與祝福,並且以此來告誡自己的子子孫孫,莫忘自己是來自華夏的殷人後裔。這是一種古老的民族心理和民族凝聚力的突出體現,使他們以世代的傳說與口碑時刻牢記著自己的母國。

♡~~~~~~~~~~~~~~

    ☀ 《大般涅槃經》佛陀說:(國不衰法──慎終追遠)


     其時,尊者阿難,立於世尊之後,為世尊搧扇。於此,世尊言尊者阿難曰:
     「➊ 阿難!汝曾聞跋耆人常集會、多集會耶?」
     「世尊!我聞跋耆人常集會、多集會。」
     「然,阿難!跋耆人常集會、多集會之期間,可預期跋耆人之興盛,應無衰亡。」

     ➋ 「阿難!汝曾聞跋耆人之團結會集、合同共起,為跋耆人所應為之要事耶?」
     「世尊!我聞跋耆人團結會集、合同共起,為跋耆人所應為之要事。」
     「然,阿難!只要跋耆人團結會集、合同共起,為跋耆人所應為要事,則應預期跋耆人之興盛而非衰亡。」

     ➌ 「阿難!汝曾聞跋耆人未制立之國法,不輕易制立,已制立者,不輕易廢棄,尊崇實踐往昔跋耆人所制立之國法耶?」
     「世尊!我聞跋耆人未制立之國法,不輕易制立,已制立者,不輕易廢棄,尊崇實踐往昔跋耆人所制立之國法。」
     「然,阿難!只要跋耆人未制立之國法,不輕易制立,已制立者,不輕易廢棄,尊崇實踐往昔跋耆人所制立國法,則應預期跋耆人之興盛而非衰亡。」

     ➍ 「阿難!汝曾聞跋耆人尊敬、尊崇、供養跋耆人之跋耆大老,而應聽聞彼等之訓言耶?」
     「世尊!我聞跋耆人尊敬、尊崇、供養跋耆人之跋耆大老,而且應聽聞彼等之訓言。」
     「然,阿難!只要跋耆人尊敬、尊崇、供養彼跋耆人之跋耆大老,而且聽聞彼等訓言,阿難!則應預期跋耆人之興盛而非衰亡。」

     ➎ 「阿難!汝曾聞跋耆人無以暴力捉出、拘禁跋耆宗族之婦女、童女耶?」
     「世尊!我聞跋耆人無以暴力捉出、拘禁跋耆宗族之婦女、童女。」
     「然,阿難!只要跋耆人無以暴力捉出、拘禁跋耆宗族之婦女、童女,阿難!則應預期跋耆人之興盛而非衰亡。」

     ➏ 「阿難!汝曾聞跋耆人尊敬、尊崇、奉持城內外、跋耆人之跋耆塔廟,而且不廢以前之施與、以前所為適法之祭祀耶?」
     「世尊!我聞跋耆人尊敬、尊崇、奉持城內外、跋耆人之跋耆塔廟,而且不廢以前之施與、以前所為適法之祭祀。」
     「然,阿難!只要跋耆人尊敬、尊崇、奉持城內外、跋耆人之跋耆塔廟,而且不廢以前之施與、以前所為適法祭祀,阿難!則應預期跋耆人之興盛而非衰亡。」

     ➐ 「阿難!汝曾聞跋耆人對阿羅漢,善俱正當之保護、守護、護持耶?使得未來此領內之阿羅漢能來;已來此領內之阿羅漢能安樂而住耶?」
     「世尊!我聞跋耆人對阿羅漢,善俱正當之保護、守護、護持,使得未來此領內之阿羅漢能來,已來此領內之阿羅漢能安樂而住。」
     「然,阿難!只要跋耆人對阿羅漢,善俱正當保護、守護、護持使得未來此領內之阿羅漢能來,己來此領內之阿羅漢能安樂而住,則應預期跋耆人之興盛而非衰亡。」

~《長部經典‧大品‧Mahāparinibbānasutta 大般涅槃經》(DN 16, 134)

── 佛曆 2559.11.24(四)佛子整理 ──

2016年11月18日 星期五

三法印之二 The three Dhamma-natureⅡ

♨ 再談「三法印」 The three Dhamma-natureⅡ ~☺

    〈一〉原始佛法的根本精神是「三法印」(法的三種性質,請注意!並無「涅槃寂靜」)
    ➀ Sabbe saṅkhārā aniccā, ➁ sabbe saṅkhārā dukkhā, ➂ sabbe dhammā anattā.
    ➊ 諸行無常(受、想、行──透過六根所認知的行為,都是無常的)
    ➋ 諸行是苦(受、想、行──透過六根所認知的行為,都會帶來苦)
    ➌ 諸法無我(色蘊、識蘊──凡所認知的現象與結果,都是無我的)
    ~《法句經‧Maggavagga 道品》(Dhp 20, 277-279)

    〈二〉如果,把「佛、法、僧、戒」比喻為諸佛國土,那麼:
    《巴利佛經》就是通往佛國的「古仙人道」(正法或法藏)
    【巴利聖典】就是諸佛制定的「佛國憲法」(正法與聖律)
    「三法印」與「四聖諦」就是「立國精神」! ~۩

    〈三〉不論,梵文、漢文、英文或其他版本……皆屬翻譯,不是原文。
    尤其是「三法印」──原始佛法的根本精神,不該:
    ✄ 斷章取義、以偏概全、增減字句、隨各人貪瞋痴之喜好來「解讀」或「比對」……。
    (七拼八湊,怎能算是「原始佛法」呢?)

    〈四〉神聖智慧的【巴利聖典】不是你我所能研究的! 
    能以單純且恭敬的心,來「了解」與「學習」就好了。 ~❤

    ❦❧ 「三法印」加上「涅槃寂靜」就是「四聖諦」。
    「涅槃寂靜」是「三法印」必然的結果,不必贅述。 ❦❧

── 佛曆 2559.9.3(六)佛子 ──

三法印(三法性) The three Dhamma-nature

三法印(三法性) The three Dhamma-nature ~❤

    ➀ Sabbe saṅkhārā aniccā, ➁ sabbe saṅkhārā dukkhā, ➂ sabbe dhammā anattā.
    ➊ 諸行無常(透過六根所認知的行為,都是無常的);
    ➋ 諸行是苦(透過六根所認知的行為,都會帶來苦);
    ➌ 諸法無我(凡所認知的現象與結果,都是無我的)。
    ~《法句經‧Maggavagga 道品》(Dhp 20, 277-279)

── 佛曆 2559.8.22(一)佛子 ──

佛經是幫助「學習」的,不是拿來「比對」的! Don't comparison

♨ 佛經是幫助「學習」的,不是拿來「比對」的!
Don't comparison ~


✩ 「多聞」的意思──多學習、多練習;
佛經不是拿來「研究」的!

To learn much and practice, shouldn't to research.

    如果,你能夠「研究」佛經;那麼,你的智慧超過佛陀了!
    既然,你的智慧超過佛陀了;那麼,何須「研究」佛經呢?
    (這是「傲慢心」的一種表現呀!)

    如果,你以「傲慢心」來學習佛法,這樣作有什麼利益呢?
    (不如,不學的好!反而,得以頤養天年!)

    以免,惑亂後世、禍留子孫!又有無盡的苦果在等著你呢!
    (歷史、經典所載、很多這樣子的事例呀!)

    ♡~~~~~~~~~~~~~~

    如果,想了解《阿含經》,就老實依《阿含經》來了解,請不要比對《巴利佛經》~好嗎?
    想了解《巴利佛經》,就認真的學習《巴利佛經》,請不要比對《阿含經》或其他經典吧!

    某些只信~「無神論」的專家、學者(拿佛經當「神話」看):
    因緣、果報都不信,就「研究」起佛法來了!怎會真相信佛法、解脫涅槃?何況想實踐呢?
    所以,佛弟子絕對不要相信學術權威、研究、傳統、風俗習慣、門戶之見或人云亦云……。

     應該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
    要以「四不壞信──佛、法、僧、戒」作為學法的基礎、以「實修」作為擇法的依據、多閱讀【巴利聖典】具備基本的「常識」,才會有「自我」判斷的空間和能力……(不再盲從)。

     愚者的作為 ~
    自恃聰明、胡亂比對、胡亂研究,執著「自我」的觀念和見解、通通放不下!
    這樣,所研究出來的「成果」與《巴利佛經》或是《阿含經》,有何關係呢?

    【巴利聖典】還是【巴利聖典】、你還是你!
    你還是不認識、不了解祂的呀!(不是嗎?)

    ♡~~~~~~~~~~~~~~


     《空性大經》佛陀說(友善親近佛陀):

    【一】(梵行災患:)「因為有(煩勞)梵行者之災患,而衍生出──劊子手施刑、惡不善法、腐敗毒害、導致再生、怖惱不幸、未來悲慘苦果、自受生老死魔等,對彼懲罰。
    阿難!此實為──有(煩勞)梵行者之(煩梵行)災患。

    於此,阿難!雖然有(煩勞)阿闍梨之災患、以及(煩勞)阿闍梨內住弟子之災患,然而,此(煩勞)梵行者之災患,與彼等相較,不但,未來更增苦果、劇烈異熟果報、極難度脫,而且,更導致轉生於(悲慘)惡趣。

    是故,阿難!對於我(佛陀),請習慣以友善方式,而不以敵對方式(親近我)!
    此應為汝等之長夜:利益福祉、安樂幸福。」

    【二】(敵對方式:)「如何?阿難!對於師(佛陀),聲聞弟子習慣以敵對方式,而不以友善方式(親近師)耶?
    阿難!於此,師(佛陀)心懷慈愍、為利益福祉著想,而憐憫為聲聞弟子說法:
    『此或為利益福祉、此或為安樂幸福也!』

    於此,彼聲聞弟子,不恭敬聽、不傾耳聽、置心他處、避開師教而去輪迴。
    如是!阿難!對於師(佛陀),聲聞弟子習慣以敵對方式,而不以友善方式(親近師)。」

    【三】(友善方式:)「如何?阿難!對於師(佛陀),聲聞弟子習慣以友善方式,而不以敵對方式(親近師)耶?
    阿難!於此,師(佛陀)心懷慈愍、為利益福祉著想,而憐憫為聲聞弟子說法:
    『此或為利益福祉、此或為安樂幸福也!』

    於此,彼聲聞弟子,恭敬聽聞、傾耳聽聞、用心理解、不避開師教而去輪迴。
    如是!阿難!對於師(佛陀),聲聞弟子習慣以友善方式,而不以敵對方式(親近師)。」

    【四】(利益福祉:)「是故,阿難!對於我(佛陀),請習慣以友善方式,而不以敵對方式(親近我)!
    此應為汝等之長夜:利益福祉、安樂幸福。

    阿難!我勉勵汝等,恰如作壺者,如對未燒之土器──
     阿難!應責備者,我予責備;
     應策勵者,我予策勵;
     若堅實者,將保持彼!」

    
~《中部經典‧空品‧Mahāsuññatasutta 空性大經》(MN 122, 195-196)

    ♡~~~~~~~~~~~~~~

     《最上淨信經》佛陀說(四不壞信):

    ① 信樂第一者,應知第一法;
    ② 信樂第一佛,應供無上施。

    ③ 信樂第一法,離貪樂寂靜;
    ④ 信樂第一僧,福滿無上田。

    ⑤ 應布第一施,培養第一福;
    ⑥ 名望頌樂力、莊嚴壽第一!

    ⑦ 智者第一施,定心第一法;
    ⑧ 生天或人間,喜足得第一。


    ~《增支部經典‧四集‧Aggappasādasutta 最上淨信經》(AN 4.34)
 
    ── 佛曆 2559.8.24(三)佛子 ──

 

2016年10月31日 星期一

漢地佛國 The Buddha's Country of China

【漢地佛國 轉無上輪】
The Buddha's Country of China ~⎈


     ❦❧ 寫於先總統 蔣公誕辰紀念日──
     本單元,在探討現代國人,都找不到認同點!不論是對:國家定位、民族、宗教、文化、道德、價值觀……甚至是對:自我的認同。 ❦❧


    「原始佛法」不是只有「原始佛法」而已;
     我們學習佛法的目的,是要來改變身心世界的!

     ❦ 實踐以「原始佛法」為基礎的「佛化淨土」 The Buddha's Pure Land
     ❤ 改造以「原始佛法」為基礎的「佛法社會」 The Buddha's Community
     ☸ 建設以「原始佛法」為基礎的「佛教國家」 The Buddha's Pantisocracy


卍    卍    卍

    為什麼,需要建設以「原始佛法」為基礎、現代意義的「佛化國家」呢?
     因為,不論「共產主義」或「資本主義」所建立的「西方國家」──

     都是,西方社會「唯物思想」的產物;又有,基督宗教「神權思想」的背景。並不適合我國文化與國情!
     我國傳統文化,不論儒家、道教,早已融入「佛法」的色彩;而且大多數「民間信仰」都相信「佛法」。

     一般家庭仍然使用「農民曆」初一、十五到三十,拜佛、敬神、祭祖善良民風,從未中斷。
     這與「全盤西化」以「西洋曆」為主的「國定假日」大異其趣,並不符合一般的民間信仰!

     如果,立佛教為「國教」,這樣做基督教、天主教……其他宗教,會不會抗議?
     一個「佛化國家」是一個理想的社會,善良宗教都能夠自由宣教,怎麼會抗議?

     例如:基督教會,早就有其「政治主張」、成為「政治團體」並以此作為「宣教機構」;
     羅馬天主教會,名符其實的「政治組織」,整個「宗教國家」同時也就是「宣教機構」。

     更何況,現代年輕人沒有培養「因果觀念」、也不知道要調伏心性、修行的可貴!
     「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缺乏正確人生觀、嚴重物化早就成為社會隱憂!

     其他宗教,像基督教、天主教……不是也在講「靈修」嗎?
     其他宗教,並沒有「因果觀念」還是以「神權思想」為主。

     如果,被有心人利用,後果是可怕的!尤其是對「道德觀念」薄弱的現代年輕人來說!是如此!
     所以,為何傳入漢地二千年,殊勝佛法教育,竟沒有「政治團體」所屬的專職「宣教機構」呢?


卍    卍    卍

    二十一世紀,將會是漢地民族的世紀 ❀ The Chinese people's era

     今天,大家享有幸福安樂,應該想想:
     從華英鴉片戰爭,一直到抗日戰爭的死難同胞;
     也該感謝,國父十次革命、黃花崗的英勇烈士……。

     到底是誰?拯救了漢地,免於日寇繼續的蹂躪?
     到底是誰?建設了台灣,除去奴民思想的毒害?

     二十一世紀,在兩岸國人享受勝利果實的今天──
     永遠懷念!二位民族的救星、歷史少有的偉人。

     十九、二十世紀,是西方人的世紀……
     二十一世紀,將是漢地民族的世紀!


── 佛曆 2559.10.31(一)佛子 ──
── 佛曆 2565.1.14(五)更新 ──

2016年8月27日 星期六

快樂中道 Happy middle way

快樂中道的修行
Happy middle way of practice

「快樂中道」的修行要點:
老實的聞法(不增加、也不減少,以恭敬的心來了解);
老實的生活(不貪求、也不恐懼,面對生活上的順逆);
老實的覺知(不高興、也不悲傷,覺知所經驗的苦樂);
老實的修行(不粗心、也不大意,晝夜不懈怠的正念)。
~祝福 安樂吉祥


── 佛曆 2559.8.7(日)佛子 ──

 

2016年8月7日 星期日

實相觀念 VS. 原始佛法 Reality VS. Original Buddhism

【實相觀念 VS. 原始佛法】
⎈ Reality VS. Original Buddhism

     ✩ 有關學習「原始佛法」的基本常識 Knowledge of the Original Dharma

     【一】所有「實體」(實相、本體)的觀念,都是眾生在「常見」的基礎上建立的!
     ~《根相應‧拘薩羅品‧Sekhasutta 有學經》(SN 48.53, 523)

     《卡拉瑪經》說:
     ➀ 汝等勿信風俗;
     ➁ 勿輕信傳統;
     ➂ 勿輕信聽聞;
     ➃ 勿信因與經教相合;
     ➄ 勿信基於推理;
     ➅ 勿信基於學術研究;
     ➆ 勿信情況考慮周詳;
     ➇ 勿信見解卓越;
     ➈ 勿信形象權威;
     ➉ 勿信因此沙門,是我等祖師。
     ~《增支部經典‧三集‧五十經篇之二‧大品‧Kesamuttisutta 卡拉瑪經》(AN 3.66)

     《大般涅槃經》檢驗「四大教法」也說:
     ➀ 檢驗「比丘所說」;
     ➁ 檢驗「僧團所說」;
     ➂ 檢驗「多數所說」;
     ➃ 檢驗「個別所說」。
     ~《長部經典‧大品‧Mahāparinibbānasutta 大般涅槃經》(DN 16, 187-188)

     在《合誦經》「十聖居」裡面也提到「慎思四依」:
     ➀ 謹慎客觀地明智判斷以後,而使其追隨某一善法;
     ➁ 謹慎客觀地明智判斷以後,而使其忍受某一善法;
     ➂ 謹慎客觀地明智判斷以後,而使其迴避某一惡法;
     ➃ 謹慎客觀地明智判斷以後,而使其斷除某一惡法。
     ~《長部經典‧波梨品‧Saṅgītisutta 合誦經》(DN 33, 348)

     「十聖居」裏面的第五項,又提到「捨自諦」:
     ☆ 十聖居 ➾ …… ⓹ 捨自諦(自以為是的觀念) ……。
     ~《增支部經典‧四集‧初五十經篇‧輪品‧Patilīnasutta 獨處經》(AN 4.38)

     【二】綜合【巴利聖典】所述:

     ⑴ 原始佛陀的教法,是「理性」而非「迷信」,是「去除」而非「建立」各種觀念!
     ⑵ 這就是,為什麼?我說:「現在大家都在盲從」的原因,所以,我也不希望大家對我盲從!
     如果是佛陀的正法,一定不希望人家盲從的!

     【三】檢討目前,一般信徒對「原始佛法」基本常識,仍然認識不足、觀念混淆,舉例如下:

     ➊ 問題:有不存在「四果」的說法嗎?

     解答:不應該!因為自己頭腦很好,而以世間的學問,來臆測佛法。任何人所說的法,如果根據他自己的臆測,而不是根據《巴利佛經》,都是不對的!

     如果,連「四果」都否定的話,那世間已經沒有佛法了!
     如果,有任何人這樣說法,那他真的是在謗法!
     (枳吒山邑經 ☞ 七應供人、完全智之次第、四果中之一果。)
     ~《中部經典‧比丘品‧Kīṭāgirisutta 枳吒山邑經》(MN 70, 182)

     ➋ 問題:成就正覺,先證「慧解脫」,最後才證「心解脫」嗎?

     解答:所謂「解脫」,是指「心解脫」及「慧解脫」。
     「心解脫」是指證得禪定的人,這樣的人,還是凡夫、並沒有達到「煩惱滅盡」的「涅槃」。
     (所以說:解脫者不一定有涅槃,而涅槃者絕對就是一位解脫者!)

     要成就正覺是:「心解脫」和「慧解脫」(以上為俱解脫),或者只修「慧解脫」。
     這是在《巴利佛經》裡,最基本的觀念。
     (大緣經 ☞ 慧解脫者、八種俱解脫。)
     ~《長部經典‧大品‧Mahānidānasutta 大緣經》(DN 15, 128-129)

     ➌ 問題:請教善知識在巴利聖典中,佛陀有否教導「無明」先斷?

     解答:無明結是「五上分結」之一,而「五上分結」必須要證得阿羅漢果的人才能斷除的!
     在此,不可以亂說話,要以經典作依據,否則是在謗法。
     所以,當然「無明」是最後才斷的!
     ☆ 請看《聖典選讀》追隨諸佛古道~不死道跡:
     ~《增支部經典‧二集‧Ajjhattabahiddhāsaṃyojanasutta 內外結經》(AN 2.37)
     ~《增支部經典‧十集‧Saṃyojanasutta 十結經》(AN 10.13)

     ➍ 問題:真想了解佛陀的最高成,是「解脫」或是「涅槃」呢?
     解答:學法是理性、而非盲從,佛陀的最高成就,當然是「涅槃」!無上正等正覺的佛陀,在菩提樹下就已經證悟涅槃了(有餘涅槃),並不是等到死了以後。

     「有餘涅槃」的意思,是指還有「色身」的存在,並非沒有「證悟涅槃」。
     「涅槃」的意思,並不是「五蘊滅盡」(請不要錯解了),而是指「煩惱滅盡」。
     ~《中部經典‧根本法門品‧Bhayabheravasutta 阿蘭若怖駭經》(MN 4, 55-56)

     ➎ 問題:應該也有未學佛法的「解脫者」吧?
     有人說「有一本書」的作者是一位解脫者,書中並未提及有研究佛法的經驗喔!

     解答:沒有人能夠「獨自證悟佛法」,除了佛陀和獨覺!
     如果,連他自己是什麼都不知道的人,卻說別人是「解脫者」,這樣的話可信嗎?

     所以,我們應該對佛法,先要有常識上的「了解」而非盲從,或跟著別人在作「研究」!
     (枳吒山邑經 ☞ 陷邪道之因緣。)
     ~《中部經典‧比丘品‧Kīṭāgirisutta 枳吒山邑經》(MN 70, 183)

     ➏ 問題:六根認知六境起貪、瞋、痴而有六識。
     請問六種覺知是因貪、瞋、痴而有嗎?

     解答:對!但是聖者無貪、瞋、痴。六根認知六境不起貪、瞋、痴,而有六識(此是有餘涅槃)。
     ☆ 請看《寶筏心燈》聖典導讀‧心靈寶典:第三篇‧第十一品【根塵緣識 ➫ 觸 ➫ 受 ➫ 愛】、第十二品【六根緣境,黑白牛喻!】
     ~《中部經典‧Chachakkasutta 六六經》(MN 148, 421)、《六處相應‧海品‧Koṭṭhikasutta 拘絺羅》(SN 35)

     ➐ 問題:佛陀似乎是強調因緣而少談「業力」,這都是我以前聽法學到的知見,請問善知識的意見如何呢?

     解答:記得!建立任何「觀念」(知見)都是一種誤導,
     佛陀說:要「捨自諦」(捨棄各種觀念)。

     這樣才能回到「身心的法」上來!
     應該知道,佛說:「思想」就是「業」。

     「諸比丘!我說思業,思已而以身、語、意造業。」
     ~《增支部經典‧六集‧Nibbedhikasutta 決擇法》(AN 6.63)

     這與我們一般「業」的定義不同,
     所以,不是說:「佛陀少談業力!」
     在佛法裡的「業」,與「行」或「思」是相同的意思。

     《道相應‧無明品‧Avijjāsutta 無明》(SN 45.1) 說:
     「有邪見則生邪思惟,有邪思惟則生邪語,有邪語則生邪業……。」

     《法句經‧愚品‧Uppalavaṇṇattherīvatthu 蓮華色》(Dhp 5.10, 69) 也說:
     「惡業未熟間,愚者思如蜜,惡業成熟時,愚者彼受苦。」

     事實上,佛陀是非常強調「業」、而且經常提到「業」的:
     「我擁有業、繼承於業、由業所生、業為親族、業為歸處,
     不論我造何業──或善、或惡,不可避免,我將繼承!」
     ~《增支部經典‧五集‧Abhiṇhapaccavekkhitabbaṭhānasutta 常思五處經》(AN 5.57)

     「諸比丘!所有過去世……未來世……現在世之應供、正等覺者世尊,悉是業論者、業果論者、精進論者。」
     ~《增支部經典‧三集‧Kesakambalasutta 髮毯經》(AN 3.138)

     ☆ 請看《空性大經》 ☞ 梵行三災患。
     ~《中部經典‧空品‧Mahāsuññatasutta 空性大經》(MN 122, 192-195)、《六處相應‧Kammanirodhasutta 業》(SN 35.146)
     ~《增支部經典‧十集‧Dutiyasañcetanikasutta 故思業之二》(AN 10.218)

     ➑ 問題:「五根」的次第如何……?

     解答:《相應部經‧典根相應‧有學經 Sekhasutta》裡,特別注意這句話:
     「諸比丘!復次有學之比丘,知於五根,即:『信根、精進根、念根、定根、慧根』是。」
     ~《根相應‧拘薩羅品‧Sekhasutta 有學經》(SN 48.53, 523)

     (不是只有一個出處,統貫全部《巴利佛經》都是如此!)
     ~《根相應‧軟弱品‧Āsavakkhayasutta 漏盡》(SN 48.20, 490)
     ~《增支部經典‧四集‧Vitthārasutta 四種行道之解釋》(AN 4.162)

     如上所述,如果有人想要改變「五根」的次第,這表示:
     ⑴ 他對「原始佛法」並不了解、
     ⑵ 也沒有在看《巴利佛經》、
     ⑶ 屬於他個人的「自諦」(自以為是的真理)。

     「捨自諦」是十聖居之一,表明他絕非聖者!
     ☆ 請看《寶筏心燈》聖典導讀‧心靈寶典:第四篇‧第三品【成就梵行 ➾ 十聖居】
     ~《長部經典‧波梨品‧Saṅgītisutta 合誦經》(DN 33, 348)、《長部經典‧波梨品‧Dasuttarasutta 十上經》(DN 34, 360)

     ➒ 問題:漏盡比丘,身壞、命終是「斷滅無有」嗎?

     解答:
     「友焰摩迦!汝意如何?見如來是色、受、想、行、識耶?」
     「友!不也。」
     「友焰摩迦!汝意如何!見如來是無色、無受、無想、無行、無識耶?」
     「友!不也。」
     (如上所述,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蘊相應‧長老品‧Yamakasutta 焰摩迦》(SN 22.85)

     ➓ 問題:「滅盡定」為什麼不是「五蘊滅盡」呢?

     解答:
     質多居士歡喜、隨喜尊者迦摩浮之所說,更問於尊者迦摩浮曰:
     「大德!或有死亡命終者,與此入想受滅定之比丘,彼等之間有何差別耶?」
     「居士!或有死亡命終者:
     ⑴ 身行滅、變輕安;
     ⑵ 語行滅、變輕安;
     ⑶ 心行滅、變輕安;
     ⑷ 壽盡、暖熄、諸根敗壞。
     然而居士!而入想受滅定之比丘,亦:
     ① 身行滅、變輕安;
     ② 語行滅、變輕安;
     ③ 心行滅、變輕安;
     ④ 然而,壽命未盡、暖氣未熄,諸根明淨──不敗壞也。
     居士!或有死亡命終者,與此人想受滅定之比丘;彼等有如此之差別也。」
     ~《質多相應‧質多品‧Dutiyakāmabhūsutta 迦摩浮之二》(SN 41.6, 348)

     ❦❧ 以上,是否有回答了大家的問題呢?如有疑問、不吝指教! ❦❧
     ~祝福法喜~


── 佛曆 2559.8.28(日)佛子更新 ──

2016年8月2日 星期二

還一個清淨的空間 Clean space of the Original Dharma

    還給「原始佛法」一個清淨的空間
Clean space of the Original Dharma

    ➊ 對於「大乘信徒」來說:
    請勿以「小乘」的觀點在解經、還給《阿含經》一個清淨的空間吧!

    ➋ 對於「南傳信徒」來說:
    請勿以《阿毗達摩》的觀點在解經、還給《巴利佛經》一個清淨的空間吧!

    ➌ 對於「阿含信徒」來說:
    請勿以《阿含經》的觀點在解經、也還給《巴利佛經》一個清淨的空間吧!

 
    ── 佛曆 2559.8.2(二)佛子 ──

 

知識 VS. 身心的法 Knowledge, Mind and Body

「知識」與「身心的法」有何不同?
Knowledge, mind and body

    事實上是同一件事,只是「智慧」的差別而已!
    ➊ 對愚者來說,知識還是「知識」、把身心的法也當作「知識」在研究。
    ➋ 對智者來說,善於觀察「身心的法」、把佛法知識也轉作「身心的法」在觀察。

 
 
── 佛曆 2559.8.2(二)佛子 ──

 

巴利佛經 VS. 阿含經 Pali Sutra VS. Agama

✩ 有條理、有系統的《巴利佛經》,並非雜亂的《阿含經》~
 "Pali Sutra" are not messy "Agama"

    現在,大家學佛,最常犯的毛病──不是自以為是(自諦)、就是人云亦云……。

    為什麼不?老實看看:古老、可信的《巴利佛經》究竟怎麼說呢?
    這正是去除:「人云亦云、自以為是……。」惡習,最好的方法!

    歷來「南傳佛教」都是以《阿毗達摩》的觀點在解經,其實這是錯誤的!
    顯然,將《巴利佛經》完善、純淨而有系統的翻譯,是何等的重要?

    因為,經典本身就是最好的說明,何必加上任何人為的汙染呢?
    所以,應該「以經解經」才對!

    大家知道,這是佛陀的「法身舍利」,比起色身舍利,還更重要、不可同日而語!
    可惜,時至今日,仍無人在做這件事情!

    作為一位,拋磚引玉、小比丘的我,盡自己能力,在完成這件事情。可是,視力度數一再增加、能力真的很有限!
    在此期盼,更多有心的佛弟子,努力學習巴利語,共同參與、完成翻譯「巴利聖典」的歷史事業!

 
── 佛曆 2559.8.2(二)佛子 ──

 

2016年7月28日 星期四

雲端佛典 Cloud Buddhist Scriptures

《巴利佛經》雲端網址、方便轉貼 Cloud Sacred


【菩提僧團】助印佛經的目錄 Sharing Buddhist Scriptures For Printing Catalogue
── 佛曆 2564.8.6(五)菩提僧團 更新 ──

2016年7月22日 星期五

巴利佛經 VS. 現代佛教 Pali Buddhist Sutta VS. Modern Buddhism

    可敬的法友,您好:

    從古到今,佛教徒很多,了解佛法的並不多,學習原始佛法的佛弟子,更是少之又少。
    原因出在,各代譯經大師,尚未將《巴利佛經》,作完善有系統的翻譯,就急於想發表他個人的論著。

    原始佛法,不等同於南傳佛教──

    巴利語是佛陀說法的語言,《巴利佛經》自然是代表原始佛法的經典。
    然而,南傳論藏(阿毗達摩),卻出現違背《巴利佛經》的論述!

    所以,南傳最多只是一個佛教宗派的名稱,並不能代表原始佛法的真實歸趣(旨趣截然不同)。
    至於,北傳大乘,不但經論不分、更是偽經充斥!

    大體而言,現代版的佛教經典,最多只保留原始《巴利佛經》的一半還不到!
    是什麼漏失掉了呢?

    ➀ 南傳佛教的阿毗達摩,只講「有為法」,漏失掉「無為法」這部份。
    ➁ 北傳大乘,只講空性、無為,絕口不提如何實踐「八正道」這部份。

    「巴利聖典」網站正在更新,歡迎瀏覽下載,深盼對於無所適從的現代佛子,能有所助益!
    ~祝福法喜

 
── 佛曆 2559.7.19(二)心 法師 啟 ──  

卍        卍        卍
 
    Dharma friends:

    Since ancient times, many Buddhists, not many understand the Dharma, learning the original disciples of the Buddha Dharma, and even fewer.
    The reason for the various generations scriptures master, not yet, "Pali Buddhist", perfect for a systematic translation, he was eager to publish his personal Books and Discuss.

    Original Buddhism, Theravada Buddhism is not equivalent to ──

    Pali is the language of the Buddha saying, "Pali Buddhist" Nature is a classic representative of the original Buddhism.
    However, the Theravada Abhidhamma (Abhidharma), there was contrary to "Pali Buddhist" exposition!

    Therefore, Theravada Buddhist sects at most only a name, and do not represent the true interest owned by the original Buddhism. (Purport distinct)
    As Mahayana Buddhism, not only by the theory, regardless, it is full of the Apocrypha!

    In general, a modern version of Buddhist scriptures, leaving only a maximum of half of the original "Pali Buddhist" less than!
    What leak lost it?

    ➀ Theravada Buddhism Abhidharma, they talk about "promising method" leakage lost "inaction Act" this part.
    ➁ Mahayana Buddhism, talk about emptiness, inaction, did not mention how to practice "Eightfold Path" this part.

    "Pali Buddhist scriptures" web site is being updated, Pali Buddhist scriptures, welcome to browse and download.
    We sincerely hope that can be helpful to those disoriented modern disciples of the Buddha!

    Blessing, Dharma peace

 
    ~ Your Dharma friend Devacitta.
    July 19, 2559 Buddhist era.

 

2016年7月21日 星期四

與印度教徒的對談 Buddha's Teaching and Hinduism

【與印度教徒的對談 ~⚇】
Buddha's Teaching and Hinduism
 
    第一日 ☼    要按照事實看問題
According to the Facts

    可敬的 Swami,
    Venerable Swami,

    1.

    種姓制度,既然在印度教產生,所以,問題在印度教,而不在佛教或其他宗教。
    不過,佛教或其他宗教,卻是種姓制度的受害者!
    The caste system, since, resulting in Hinduism,so, the question is in Hinduism.
    Not Buddhism, nor other religious issues.
    Other religions, but the victims of the caste system!

    種姓制度,既然由《吠陀經》提出,應該檢討的是:「吠陀思想是否有所偏差?」(所以,不要偏離話題!)
    The caste system, since the produce in the Vedas,
    Should review the Vedic thought, if there are deviations?
    And, should not deviate from the topic!

    即使,佛陀在現代,也不會認同種姓制度的!
    所以,不能說印度教與佛教的教導一致,不只是「名稱」和「說法」的不同而已,這是根本的不同!
    Even if the Buddha in modern times, nor endorsed caste!
    So we can not say: "The same Hindu and Buddhist teachings."
    Not just: "some words, names" it is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2.

    佛陀教導:
    「要按照事實看問題!」
    並不是像《吠檀多》的唯心論,也不能把責任都推給梵天或上帝。
    The Buddha taugh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acts, look at the issue!"
    Not like the Vedanta idealism; can not, the responsibility, are pushed to Brahma or God!

    佛陀教導裡:
    「不論心和物和人,乃至梵天或上帝,都不是絕對的!」
    萬事萬物,沒有一樣能離開因緣果報。
    The Buddha taught:
    "Regardless, the heart, things, and people, as well as Brahma, or God, Not absolutely timeless!"
    All things, none of them can leave, karma retribution.

    「全都不能離開因果、四諦。」
    這才是絕對的!
    "All, you can not leave the cause and effect, the Four Noble Truths."
    This is absolute only!

    要從輪迴解脫,只有涅槃一條路;
    但,涅槃絕非幻想或是空想,或是,空性或梵天,或是上帝的恩寵!
    Liberation from samsara, only, Nirvana one road;
    However, Nirvana, not fantasy, desiring, nor, sunyata, Brahma, God's grace!

    只有,自身去除:
    貪愛、瞋恨、愚癡,實踐「八正道」之後;
    唯有這樣,才有可能圓滿「涅槃」!
    Only, their removal:
    Craving, hatred, ignorance, after practice "the Noble Eightfold Path";
    Only in this way will it be possible perfection, "Nirvana"!

    這才是諸佛的教導,完全不是《吠檀多》神性論的說法。
    不只是名稱或說法的不同而已!
    This is the teaching of the Buddhas, absolutely not, Vedanta divinity on the statement.
    Not just names, nor words different, nothing!

    願你平安,諸佛的祝福,永遠跟隨著你!
    May you are everything get well, Buddhas blessings be always with you.

 
    ── 佛曆 B.E. 2558.5 ──
 
 
    卍        卍        卍
 
 
    第二日 ☼    實踐佛陀的平等精神
Practice the Buddha's Spirit of Equality

    可敬的 Swami,
    Venerable Swami,

    既然追求真理,就應該實踐佛陀的平等精神;而非把佛陀當作守護神一樣從崇拜。
    (把佛陀當我們的門神,或財神爺,我們就失去了對佛陀的信仰!)
    Since the pursuit of truth, we should practice the Buddha's spirit of equality; rather as the patron saint of the Buddha from worship.
    (The Buddha when our keeper, or the God of Wealth, we lose faith in the Buddha!)

    種姓制度好嗎?
    美國總統歐巴馬,是黑白混血兒,按照印度教算是賤民,怎麼可能當到美國總統?
    The caste system right?
    US President Barack Obama is mulatto, according to Hindu Dalits, how could the United States when the President?

    美國能,為何印度不能?為何一定要有種姓制度?沒有種姓的美國更加強大,不是嗎?
    The United States can, why can not India? Why must have a caste system? No caste US more powerful, is not it?

    你也許說:「每個國家的文化不同,這裡是印度,是嗎?」
    You might say: "Culture is different in each country, here in India, is not it?"

    美國雖然不是印度教,或佛教國家;可是,他們卻實踐佛陀的平等精神,所以,他們強大!
    Although the United States is not a Hindu, or a Buddhist country; however, they practice the Buddha's spirit of equality, so they strong!

    由此可見,宗教只是外衣,重點是你是否真正的去實踐!
    Thus, religion is the cloak, the focus is whether you really go practice!

    不多寫了,這些話題,只是與你討論法義,希望勿生氣!
    Not much to write, these topics, but to discuss the Dhamma with you, I hope not to get angry!

    也希望,你能有好的禪修體驗!
    I hope that you can have a good meditation experience!

 
    ── 佛曆 B.E. 2558.5.15 ──
 
 
    卍        卍        卍
 
 
    第三日 ☼    每個緣起都是平等的
Each Origin are Equal

    可敬的 Swami,
    Venerable Swami,

    不只是美國,印度或其他國家也一樣,只要奉行佛陀的平等精神,這個國家就會強大!
    (每個國家都會有優缺點,應避免缺點,多效法其他國家的優點。)
    Not just the United States, India or other countries, as long as adhere to the spirit of equality Buddha, the country will be strong!
    (Each country will ha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should avoid the shortcomings, learn the advantages of other countries.)

    佛陀的四聖諦、八正道就是在講:「平等精神!」
    Buddha's Four Noble Truths, Eightfold Path is to say: "the spirit of equality!"

    所謂「佛陀」(Sam-buddha),也就是「平等的覺悟」的意思。
    The so-called "Buddha" (Sam-buddha), meaning is "equality of consciousness."

    平等精神在講:「每個緣起都是平等的,不論是佛陀的緣起,還是乞丐的緣起!」
    In talking about the spirit of equality:
    "Each origin of birth and death are equal, regardless of the origin of the Buddha, or the origin of a beggar!"

    所以,只要實踐平等精神,符合法的緣起,每個人都可證悟成佛。
    在這裡,並沒有佛陀或乞丐,貴族或賤民的不同!
    So, as long as the practice the spirit of equality, in line with the origin of law, everyone can become a Buddha enlightenment.
    Here is no different from Buddha or beggars, nobles or untouchables!

    那些想要傷害或殺害你,造謠或中傷你的人,就是缺乏平等精神!
    因為,他們沒有反過來想,如果是他們自己怎麼能受得了?
    Those who want to hurt or kill you, rumors or slander you, is the lack of the spirit of equality!
    Because they did not turn to care for others, and if so how can you stand yourself?

    任何人都一樣,如果失去了平等精神,等於失去了做人資格!
    Like anyone, if they lose the spirit of equality, it means the loss of eligibility man!

    盼望你,即使在最艱困的環境下,千萬別放棄禪修。
    只要繼續保持禪修,相信天神與護法,必定會保佑你渡過難關的!
    I hope you, even in the most difficult environment, do not give up meditation.
    Just keep meditating believe god and patron saint, will bless you through it!

    願你,一切吉祥、安樂。
    I wish you all good luck, happiness.

 
    ── 佛曆 B.E. 2558.5.18 ──
 
 
    卍        卍        卍
 
 
    第四日 ☼    閱讀佛經的好處
The Advantage of Reading Sutras

    可敬的 Swami,
    Venerable Swami,

    修行很重要,但是正確的見解更重要。
    這就是閱讀佛經的好處!
    Practice is important, but the correct view is more important.
    This is the advantage of reading sutras!

    佛經上面說:
    Sutra says:

    世間有兩種人……
    有一種人,快樂的在修禪;另一種人,痛苦的也在修禪。
    There are two kinds of people the world ...
    There is a man, happy in meditation; another man, also suffering meditation.

    世間又有兩種人……
    有一種人,智慧的在修禪;另一種人,愚癡的也在修禪。
    World there are two kinds of people ...
    There is a person of wisdom in meditation; another person, ignorance is also meditation.

    我想……
    這麼好,這麼重要的佛經,
    為何沒人閱讀,沒人翻譯,沒人重視呢?
    (二千五百個 “Vassa: 雨季安居” 過去了,佛陀的正法是否無恙?)
    I think...
    So good, so important in the Buddhist scriptures,
    Why nobody read, nobody translation, nobody seriously?
    (Two thousand five hundred "Vassa: Rains Retreat" later, the Buddha Dhamma whether unharmed?)

    祝福 吉祥如意!
    Bless good luck!

 
    ── 佛曆 B.E. 2558.8.9 ──
 
 
    卍        卍        卍


    第五日 ☼    如何學習佛陀的教導?
Simple to Learn Buddha's Taught

    可敬的 Swami,
    Venerable Swami,

    請不用,把“佛陀的教導”想的太複雜!
    Please do not think of the Buddha's teachings are too complicated!

    佛法,不在於「理論」有多麼高深,而在於是否能夠「實踐」,以及是否真正能夠最終獲得「幸福」?
    Dharma is not how advanced the theory, but rather whether to practice, and really can finally be happy?

    世間人,大多數是愚痴的,卻把佛法想的太高深;他們想要追逐快樂,最終不得幸福。
    Most of the world people are stupid, yet the Dharma think too deep; they want to pursue happiness, and ultimately not be happy.

    只有,少數追隨佛陀的聖賢、智者,簡單的學習佛陀教導;受盡世人嘲笑,吃盡各種苦頭,最終得到幸福。
    Only a few sages wise to follow the Buddha, the Buddha taught simple to learn; people suffered ridicule, suffered all kinds of hardship, and ultimately be happy.

    你既然稱佛陀為“主”,更應學習“佛陀的教導”!
    Since you said the Buddha as "Lord", but should learn the teachings of the Buddha!

    有關“佛陀的教導”,完整記錄在《巴利佛典》裡,祂會告訴你:
    「什麼是正見?」
    About the Buddha's teachings, fully documented in "Pali Buddhist Scriptures", they will tell you -
    What is the right view?

    祝福 吉祥如意!
    Bless good luck!

 
    ── 佛曆 B.E. 2558.8.12 ──
 
 
    卍        卍        卍
 
 
    第六日 ☼    佛教徒沒有自以為是的空間
There is no Room for Self-righteousness

    可敬的 Swami,
    Venerable Swami,

    如果,沒有達到超越的狀態,就不能說:
    「幸福和悲傷是一樣的,或者,真理和邪說也是一樣的?」
    If you do not reach beyond the state, you can not say:
    Happiness and sadness are the same, or, truth and heresy is the same?

    如果,解釋成:
    「一切都是大梵天神,所變化出來的幻象。」那就錯的離譜了!
    每個人的錯誤言行,不能把責任都推給大梵天神。
    If interpreted as:
    Everything is Brahman the gods out of the illusion of change, it would be wrong of outrageous!
    Everyone's erroneous words and deeds, can not place the blame for Brahman god.

    不錯,一切都是無常的;但不能因此就真假不分:
    「誤聽,或者誤傳,或者自以為是的發明佛陀所悟的真理。」
    Yes, everything is impermanent; But not so on the true and false, regardless -
    Mistook, or misinformation, or self-righteous invention Buddha enlightenment truth.

    所謂「捨自諦」是:捨棄自己發明、自以為是的真理。
    The so-called "Paṇunna-pacceka-sacca" is - to abandon their own invention, self-righteous truth.

    所謂,有「四依」是:⓵ 熟思而追隨一法(受持善法),⓶ 熟思而認同一法(肯定善法),⓷ 熟思而避免一法(否定惡法),⓸ 熟思而排除一法(捨棄惡法)。
    So-called "Catura-āpassena" is - ⓵ deliberation and follow a act (accept and uphold good deeds), ⓶ deliberation and approval a act (certainly good deeds), ⓷ deliberation to avoid a act (negative bad deeds), ⓸ deliberation and exclusion a act (discard bad deeds).

    這些,在巴利佛典裡的「十聖居」(十個聖者的住處)都有詳細說明。
    These Buddhist scriptures in Pali in the "Dasa ariyavāsā - ten holy dwelling" has a detailed explanation.

    所以「佛教」,是講理性的宗教;在「佛法」裡,完全沒有自以為是的空間。
    So Buddhism is about rational religion; in Buddhism where there is no room for self-righteousness.

    祝福 吉祥如意!
    Bless good luck!

 
    ── 佛曆 B.E. 2558.8.13 ──

問答集 Q & A

【問答集 Catechism


第一日 ☼    不可妄稱證得「上人法」

    心 法師慈悲:
    請問你的上人與懺悔堂?南無佛!


 
卍        卍        卍


    ~~法師、大德,您好:

    確實,我們對於「佛、法、僧」的名義,應抱持著審慎的態度!
    因為,大家現在很多都被冒用或誤用了,所以對於過去一些南傳、北傳的觀念,很有重新省思的必要!
    當然,也包括大乘經典與阿含經……。
    對於,「佛、法、僧」的真實義,應以原始佛法「巴利聖典」作為依據。

    就像「巴利聖典」《巴利律》所說……
    (1) 不可妄稱證得「上人法」。(比丘、比丘尼波羅夷四)
    (2) 任何比丘,對未受具足戒者,若說有證得「上人法」,即使真實,亦波逸提。(比丘波逸提八、比丘尼波逸提百四)


    如果,問起某位戒子的戒師或受戒處?
    應問:戒師或受戒處,是否如法、如律?(如果,兩者皆否呢?)

    應問:戒子本身是否如法、如律?(才有意義!)
    應以「正法、聖律」為皈依處,才是真佛子!(依法不依人!)
    出家人應先放下身段,實踐如法、如律的生活,才配受人供養與尊敬!

    祝福法喜!

 
── 佛曆 2558.12.6(日) ──
 
 
卍        卍        卍


第二日 ☼    直接去看【巴利聖典】原文

    ~~法師、大德,您好:

    看了一下,有關【修行觀念六十則】……。
    對於,基礎佛法觀念,大體而言,你已有了較為客觀的把握。
    不過,有關《阿毗達摩》的某些觀念,敬請小心解讀。(屬於相似法的論說!)

    例如:
    (1) 所謂「心王、心所」的用語,是否恰當?
    (既然,無我、無我所,何來心王、心所?)

    (2) 佛法即是「緣起」!佛法,既非「分析」也不是許多部份的「組成」!
    因為,這樣子研究下去,很容易把完整的佛法,弄的支離破碎;
    而這正是《阿毗達摩》分析式論述,所犯下的毛病!

    (3) 佛法即是「緣起」!這些《阿毗達摩》定義下的所謂實相(心王、心所、色法和涅槃),難道離開「緣起」嗎?
    敬請,審慎思擇這些貌似純淨的法義,是否隱藏常見的論述?

    所以,要想快速、正確把握「原始佛法」的原汁原味……,建議,直接去看【巴利聖典】(去掉《論藏》的那部份!)
    您會發現,【巴利聖典】和南傳的《阿毗達摩》,不論在陳述方式或內涵方面,的確存在很大的不同!

    祝福法喜!

 
── 佛曆 2558.12.8(二) ──
 
 
卍        卍        卍


    心 法師慈悲:
    再請教無我的定義?


 
卍        卍        卍


    ~~法師、大德,善慧思擇:

    佛法即是「緣起」!
    無常、苦、無我,亦同樣是「緣起」!
    五蘊的生起(名色與識),是緣起的一部份;
    五蘊的滅去(涅槃),亦同樣是緣起的一部份。


 
卍        卍        卍


    感謝,心 法師慈悲:
    請問,法師你是須陀洹嗎?


 
卍        卍        卍


    ~~法師、大德,明鑑:

    不只是我,對於任何人,那怕是聖者、或者是自己,都不應心存幻想!
    從《卡拉瑪經》了解,即使佛陀本人,也不希望人家對祂不實幻想吧?

    這是,我努力的方向──
    能夠「腳踏實地、務實理解」,才是了解緣起、實踐佛法的人!

    台灣社會,大家一窩蜂、喜歡搞偶像崇拜……;
    如果,不能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什麼時候,才能從其中清醒過來呢?

    如果,不去了解「法」,只問:「誰是須陀洹?」那是,沒有意義的!

    祝福法喜!

 
── 佛曆 2558.12.8(二) ──
 
 
卍        卍        卍


第三日 ☼    「緣起」是不可分割的整體

    心 法師慈悲:

    你要去哪裡?
    請問法的定義?

    法與須陀洹有什麼重要關鍵關連性?
    身見結與我見結一不一樣?

    你說「五蘊」的生起(名色與識),是緣起的一部份;
    那何因何緣「五蘊」會生起呢?

    你說「五蘊」的(涅槃),亦同樣是緣起的一部份。
    那何因何緣「五蘊」會滅去呢?


 
卍        卍        卍

 
    ~~法師、大德,法喜:

    感謝你,對於「法」,有這麼高度熱誠、濃厚的興趣!
    【巴利聖典】是佛陀的真身舍利、金手指,我們只不過是「金手指」旁邊的沙粒或碎石仔而已!

    可是,很奇怪?為什麼,大家都不喜歡看經典?卻喜歡盲目崇拜某宗、某派、某大師呢?


    《法藏》裡有一段對話說的好:
    ➊ 「婆羅門!此五根有異對境,有異行境,對他境互不能領受,以意為歸處,『意』領受其境。」
    「尊瞿曇!『意』以何為歸處?」
    ➋ 「婆羅門!意以念為歸處。」
    「尊瞿曇!『念』以何為歸處?」
    ➌ 「婆羅門!念以解脫為歸處。」
    「尊瞿曇!『解脫』以何為歸處?」
    ➍ 「婆羅門!解脫以涅槃為歸處!」
    「尊瞿曇!『涅槃』以何為歸處?」
    ➎ 「婆羅門!所問過甚矣。所問不能取邊際。
    婆羅門!梵行立,即入涅槃,趣於涅槃、盡於涅槃。」

    ~《根相應‧老品‧Uṇṇābhabrāhmaṇasutta 溫那巴婆羅門》(SN 48.42)


    「六境」是異對境、異行境(苦聖諦),「六根」在收集(集聖諦),所以說:此因、此緣五蘊會生起。

    可見,五根 ➾ 意 ➾ 念 ➾ 解脫,這一條滅苦之道,是唯一到達解脫的道路(道聖諦)!
    而且,由解脫到涅槃,才是大家唯一的歸依處(滅聖諦)!
    所以說:此因、此緣五蘊會滅去。

    因此要說:緣生與緣滅,是不可分割的整體。


    ~以下回答:

    身見結與我見結,是否一樣?
    「見結」包括:身見、戒禁取、掉舉。

    「法」與須陀洹,有什麼重要關連性?
    見「法」才能見佛,須陀洹就是能夠見到「佛」的人!

    法師你要去哪裡?
    剛剛已經講過了,涅槃,才是大家唯一的歸依處(不是極樂世界)!

    請問「法」的定義?
    佛法即是「緣起」!這是「法」,最標準的定義!

    一共有四無礙解(對於「法」四種程度的了解) ➾ ➊ 義無礙解(聽聞法義,知解無礙)、➋ 法無礙解(親證法義,修慧無礙)、➌ 詞無礙解(解說法義,清楚無礙)、➍ 辯無礙解(答辯法義,折伏無礙)。
    如果,說了解「法」,看你是哪一種的了解?

    假如,我們執著於字句(名相),會把「法」搞得很複雜,更何況,各家翻譯的名相,又是多麼不同?將錯就錯、不求甚解的「自諦」論著,更是琳琅滿目!

    這樣,我們還不如把時間,用在整理【巴利聖典】原文,讓祂變得淺顯易懂、易於學習,來得有效率!

    《寶筏心燈》全集、《長部經典》合誦經 (DN 33),是我多年辛勤耕耘的一些成果,夠你用功一段時間了!


    最後要說:
    我們,只不過是「金手指」旁邊的沙粒或碎石仔而已,對於【巴利聖典】──佛陀的真身舍利,應抱持著恭敬、學習的心理,而不是研究、拿來炫耀!

    祝願正法,久住人間!

 
── 佛曆 2558.12.9(三) ──
 
 
卍        卍        卍


第四日 ☼    佛子住在哪裡?

    心 法師慈悲:

    頂禮法師!
    請問你住在哪裡?
    請問你已斷幾結了?


    ~以下回答:

    我是住在佛法裡!
    希望你(利用時間),
    好好的把【巴利聖典】,
    整理得更加完善一點:
    「不添加、也不減少任何東西、易讀、易懂。」
    說不定──你會斷十結!

    祝福你!


 
卍        卍        卍


    心 法師慈悲:

    你住在佛法裡的哪一法?
    佛要佛子住在哪裡?


    ~以下回答:

    你捨棄自己的「身」和「心」,而問別人,這是「法」嗎?
    以後,再問同類問題,一律不予答覆,請見諒!

 
── 佛曆 2558.12.10(四) ──
 
 
卍        卍        卍


第五日 ☼    解答都在經典的最後一頁

    天住(四靜慮)、 梵住(四無量心) 、聖住(四聖諦)。
    佛除了要我們三住之外還必要住在哪裡?


    ~以下回答:

    難道,你比佛還要高明,還要「第四住」嗎?
    (你既然比佛還要高明,你還需要聽法做什麼?)

    現在,正是你聽佛說法的時刻,所以不要急著問問題!
    (這不是很好的學習態度,難怪世人看不懂佛法!)

    除非,你整本書看完了(解答都在經典的最後一頁),
    真的了解什麼是:
    有四依、捨自諦、十聖居……。

    除非,你要以恭敬的心,願意把經典看完!
    否則,你會看不懂的!
    (聽佛陀在說法,你還會插嘴嗎?)

 
── 佛曆 2558.12.11(五) ──
 
 
卍        卍        卍
 
 
第六日 ☼    學習的次第

    心 法師慈悲:

    你說的:十聖居是目標。
    問題是,如何作到?
    譬如,如何斷貪?
    你認為,應該如何斷貪?
    有什麼次第?
    (十聖居……有比丘斷五支者何耶?……慧善解脫。)


    ~以下回答:

    讀經典要養成好習慣,要全篇完整閱讀,不要遺漏任何字句!(這就是學習的次第)

    讀經典要養成好習慣,要全篇完整閱讀,不要遺漏任何字句!
    所以「十聖居」前面的部份,是否都閱讀完整了?
    等到,你有讀到「十聖居」那裡,我再回答你!(這就是學習的次第)

 
── 佛曆 2558.12.12(六) ──
 
 
卍        卍        卍
 
 
第七日 ☼    每位聖者都是阿難的繼承人

    你有看完嗎?


    ~以下回答:

    很慚愧,我雖然不只看完、又把每一部經典、重新抄寫、打字、整理、又翻譯完,但還不如古代的聖者,把【巴利聖典】整個裝進腦袋裡。
    所以,感謝祂們能夠,無私的保存到現在,我們才能夠閱讀。
    不是,只有一位阿難,每位聖者都是阿難的繼承人,是祂們用盡一生的時間,才保存下來的!
    反觀我們,才花了幾小時,就嫌回報太少、付出太多、沒有馬上證果……。
    如果,我們只付出這一點點,就妄想證果,真的是老天沒有眼睛了!


 
卍        卍        卍


    心 法師慈悲:
    我急於求法,忘記自我介紹一番……。


 
卍        卍        卍


    ~~法師、大德,法喜:

    看了你的網頁,知道你受《阿含經》的影響很深……。
    【巴利聖典】和《阿含經》是截然不同的兩樣東西,如果要看【巴利聖典】,建議《阿含經》先暫時不要看!
    「梵語」是婆羅門教的經典(婆羅門種性的專利),「巴利語」才是佛陀說法的母語,這是最基本的常識。

    成功,只給堅持到最後的人。
    祝福你!


 
卍        卍        卍


    心 法師慈悲:
    感謝你的回答,祝你早成道業!


    ~以下回答:

    1. 你不會是知難而退了吧?(不能只顧讀經典,還是要停下來思惟法義,及注意視力的保養與休息,才能用功得上!)

    2. 你的腦袋裡已經先裝進太多東西了,你對於「十聖居」的註解,沒有一樣是對的!(你用自己的觀念,來解釋佛經的東西,就叫作「自諦」)
    所以,【巴利聖典】在你手裡,翻來覆去,還是只有看到你自己的「觀念」,卻完全聽不見佛在說「法」。

    3. 因此,當你還沒有讀到「十聖居」以前,應該做筆記,先把同樣是在【巴利聖典】或《合誦經》裡面有出現、有提到關於「十聖居」的部份或全部,先條列整理出來。(切忌再拿婆羅門教的《大乘經典》、《阿毗達摩》,或是其他各宗、各派的東西,來混淆、冒充,跟自己過不去!)
    完全不要用你自己對它的解釋、觀念,來做註解!

    4. 很重要!法義條目下面的每一項(你所理解的)「文字」,都要來自【巴利聖典】,要用「經典」本身,來了解或註解「經典」,要用佛陀的「法」,來了解或註解佛陀的「法」,而不是用你自己想出來的「法」!(除非,你認為你比佛陀,還要有智慧?)

    這是,了解【巴利聖典】法義,及「原始佛法」修習次第,最基本的原則。

    祝福你 得到法喜!

 
── 佛曆 2558.12.13(日) ──

讀懂佛經 Why can not "read" the Pali Buddhist Sutta?

☯ ♡ 為何外道無法「讀懂」巴利佛經?
How to Explain Pali ~⎈

    【☼ ☔ 「唯」與「緣」 ☞ 三世如來的正說與正覺 ~❤】

    ⚡ ☀ 緣起「正見」,才是三世如來的「正說」與「正覺」! ~☺

    ㈠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緣」心造。
    (「唯」與「緣」,一字之差,意思完全不同! ~⚉)

    ㈡ 「緣」心所造,「緣」識所現 ➾ 而非,唯心所造,唯識所現。
    (此是,「外道」之邪見! ~⚈)

    ㈢ 三界「緣」心,萬法「緣」識 ➾ 而非,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唯心論、唯識論,此皆「外道」之邪說與邪覺! ~☁)

    【☼ 世尊勝偈──聖慧抉擇 ~☺】

    世尊如是語已,善逝復說偈曰:

    不如實知四聖諦,
    生死流轉故道長;
    見彼聖道絕有因,
    苦根已斷無再生。

    ~《長部經典‧Mahāparinibbānasutta 大般涅槃經》(DN 16, 155)
 
    ── 佛曆 2559.2.27(六) ──

莫忘緣起 Do not forget Origin

♡ღ 莫忘緣起 ☞ 心靈方程式
The Formula of the Spirit ~❤

    ➊ 因 ⇸ 果
    (由因推果,並不正確!)

    ➋ ∼因 → ∼果 = 果 → 因
    (由果推因,才是正確的!)

    ➌ 四聖諦的「由果推因」:∼因 → ∼果 = 果 → 因
    (∼集 → ∼苦 → ∼道 → ∼滅 = 滅 → 道 → 苦 → 集)

 

      ➍ 十二因緣的「由果推因」:∼因 → ∼果 = 果 → 因
    (苦海 → 老死 → 生 → 有 → 取 → 愛 → 受 → 觸 → 六入 → 名色 → 識 → 行 → 無明)

    ⑴ 有:中陰身(低能量)、意所成身(高能量),皆是無常!
    ⑵ 六入:六種貪愛的入口處(管道)。
    ⑶ 名色:心 + 身體。
    ⑷ 識:六識是生滅不斷的!而生滅受制於業力的影響,並無主體。
    ⑸ 行:六根認知六境起貪、瞋、痴,而有六識。
    ⑹ 無明:昧於或忘失緣起、四諦的因果法則。(不明白自己的心!)

 
 
    ── 佛曆 2559.3.11(五) ──

一把鑰匙 The key of Open "Pali Sutta"

【☈ ღ 開解《巴利佛經》的一把鑰匙 ☞ 了解六根 ~❤】
Six sense doors

    ➀ 六境──色境、聲境、香境、味境、觸境、法境。 ~☼
    ➁ 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 ~☺
    ➂ 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 ~♡
    ➃ 五蘊──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 ~♨

    ☯ 十八界──六境、六根、六識。(三界即五蘊、五蘊即十八界) ~卍
    ☀ ⚡ ☁ 三界:物質的世界(欲界)、能量的世界(色界)、信息的世界(無色界)。 ~♺

    ➊ ☼ 六境(外六處),是認知的「客體」(客體為色蘊──物質的世界)。 ~☀
    ➋ ☺ 六根(內六處),是認知的「行為」(行為是行蘊,含受蘊、想蘊、尋伺與壽行──能量的世界)。 ~⚡
    ➌ ♡ 六識(識蘊),是認知的「結果」(結果即識蘊──信息的世界)。 ~☁

    ⑴ 內六處代表「名」(能緣)、外六處代表「色」(所緣),內六處 + 外六處 = 六入(六入 = 廣義的六根 = 五蘊之總和)。 ~♨
    ⑵ 「六根」認知「六境」(外六處),認知的結果是「六識」,六根 + 六識 = 法境(法境 = 法念住 = 廣義的內六處)。 ~☺
    ⑶ 「六識」除了意識以外,前五識各有前五根生起之因緣,並不屬於意根,卻能被意根所觀察。六根當中,意根是認知的「主體」、同時亦為「客體」(被觀察的對象 = 法境),所以「法境」與「意根」是無限循環、流轉遞歸的!

    如下所示:

    ♨ 五蘊 …╮
     ╭…………╯
     ├─ ☺ 眼根 ~➢ ☼ 色境
     ├─ ☺ 耳根 ~➢ ☼ 聲境
     ├─ ☺ 鼻根 ~➢ ☼ 香境
     ├─ ☺ 舌根 ~➢ ☼ 味境
     ├─ ☺ 身根 ~➢ ☼ 觸境
     ╰─ ☺ 意根 ~➢ ☼ 法境 …╮
                      ╭…………………╯
                      ├─ ☺ 眼根 ~➢ ☼ 色境
                      ├─ ☺ 耳根 ~➢ ☼ 聲境
                      ├─ ☺ 鼻根 ~➢ ☼ 香境
                      ├─ ☺ 舌根 ~➢ ☼ 味境
                      ├─ ☺ 身根 ~➢ ☼ 觸境
                      ╰─ ☺ 意根 ~➢ ☼ 法境 …╮
                                       ╭…………………╯
                                      ├─ ☺ 眼根 ~➢ ☼ 色境
                                      ├─ ☺ 耳根 ~➢ ☼ 聲境
                                      ├─ ☺ 鼻根 ~➢ ☼ 香境
                                      ├─ ☺ 舌根 ~➢ ☼ 味境
                                      ├─ ☺ 身根 ~➢ ☼ 觸境
                                      ╰─ ☺ 意根 ~➢ ☼ 法境 …╮
                                                              ╭……………╯
                                                  (無限流轉…… ~∞)

    ❦❧ 由上可知,外道邪論:不論,第7識、第8識、第9識、第10識之常見……皆屬「法境」、「意根」與「識蘊」之範疇。
    重要!在佛法裡:五蘊、六根、六識皆非固定不變的實體。五蘊是認知的「分類」;六根是認知的「作用」;六識是認知的「結果」。 ❦❧

 
── 佛曆 2559.9.3(六)佛子更新 ──

不死涅槃 Not dead, Nirvana

♔ 尋佛古都~不死涅槃!
Nirvana of the Immortal Ambrosia 〠

    ❦❧ 「緣起」才是諸佛正說,不是「唯心」。 ~⚇

    ➊ 「唯心」是說:
    只要有「心」這個條件,就可以了!

    ➋ 但~~「緣起」是說:
    每一個條件,都要吻合,才可以成就!

    難怪,無明的世間人~“無聞凡夫、愚痴眾生”,喜歡不負責任的「談空說妙」:
    侈談唯心、唯識、空性、性空、如來藏、發願、成佛、度眾生、阿彌陀佛、接引、極樂世界……。

    卻不肯「腳踏實地」,真正的:
    實踐緣起、八正道、持戒清淨、修習定慧、心解脫、慧解脫、俱解脫、尋佛古都~親證不死甘露的「涅槃」!

 
── 佛曆 2559.3.25(五) ──

因生?緣生?因緣和合生? Causal arises? Origin arises? Karma arises?

【☼ ☔ 因生?緣生?因緣和合生? ~⚛】
 Dependent Co-arising is not Cause-arising

    ☆ 在佛法裡,只講「緣起」或「緣生」、從來不講「因生」;可是,一般人竟然把「緣生法」誤解為「因生法」!

    ✩ 對答實例(一)
    「~法師!很感謝您,帶了二本巴利佛經來,是您今天『創造』了這個因緣!」
    「因緣不是我所能夠『創造』的,即使是:佛陀也不可能『創造』任何因緣!」

    一般人只把「因緣」掛在嘴邊,卻不了解「因緣」的真正含義──
    ⑴ 「因生」是一種假想推論,「緣生」只是現實情況的陳述(事實的真相);
    ⑵ 「因生」是一種創造學說,「緣生」是講現實條件的滿足(因緣具足的意思);
    ⑶ 「因生」是一般人的常見,「緣生」是深刻身心內觀的結果(剎那生、剎那滅)。

    如果,佛法講「因生」那麼可以說:「是我今天『創造』了這個因緣!」
    可是,佛法講「緣生」就不可以說:「這個因緣,是我所『創造』的!」

    ✩ 對答實例(二)
    「因生?緣生?到底有什麼不同?」
    「推論原因的形成,這是『因生』,所有條件的滿足,才是『緣生』」

    「那麼,所謂:『因緣和合』是『緣生』的囉?」
    「講『因緣和合』還是在講『因生』。不論,推究一個、還是眾多『原因』的形成,都是在講『因生』!」

    「那如果說:『原因』透過『影響力』而產生結果,這是『緣生』嗎?」
    「『原因』在當下已經滅掉了!要如何透過『影響力』而產生結果呢?『緣生』是透過後續的影響力,所以,在佛法裡稱為『異熟』或『異熟果』!」

    「哎呀?還不太懂耶!」
    「因為,大家認為這個『原因』是真實的、常住的(實相、本體)!所以,產生『由因生果』的常見。」

    「比如說呢?」
    「就像:印度教徒,把『原因』推給大梵天神;中觀、唯識,分別把『原因』推給空性和如來藏;部派佛教,把『原因』推給極微(原子)和究竟名色。」

    「怎麼說呢?」
    「因為,沒有任何的『因』,能夠帶到下一秒鐘。所有的『因』,都是『剎那生、剎那滅』,這是,深刻身心觀察的結果。不可能『由因生果』!所以,在佛法裡,只講『果由緣生』是有道理的,這可不是(外道)『無因論』喔!」

    ❦❧ 《因緣相應‧蘆束經》難怪,會這麼說:
    「友,拘絺羅!老死非『自作』,老死非『他作』,老死既非『自作與他作』,老死亦非『非自作與非他作』、亦非無因生(自然發生),是『緣生』而有老死。」 ❦❧

    ✩ 對答實例(三)
    「為什麼?不能說:因緣是『我所創造』的呢?」
    「認為這個『我』是恆常、不變,才有可能『創造』。事實上,這個『我』沒有一秒鐘是靜止的,到底是哪一秒鐘的『我』在『創造』呢?」

    「那麼!不講『創造』要講什麼呢?」
    「在佛法裡,是用三種『行為』來代替『創造』!」

    「有哪三種『行為』呢?」
    「有三種認知的『行為』,簡稱為『行』:
    ➊ 『身行』──需要生理的條件來配合;
    ➋ 『語行』──需要心理的條件來配合;
    ➌ 『意行』──需要認知的結果來配合。
    這三種認知的『行為』,都需要其他條件來配合,而且,其本身也都是無常、苦、無我的!
    如果這樣!到底是哪一種『行為』,能夠『創造』呢?」(完) ~☕

── 佛曆 2559.8.28(日)佛子更新 ──

不死甘露 Find ancient Buddha, elixir of immortality!

♔ 尋佛古都~不死甘露! 〠
The Immortal Ambrosia
 
    ❦❧ 「緣起」才是諸佛正說,不是「唯心」。 ~⚇

    ➊ 「唯心」是說:
    只要有「心」這個條件,就可以了!

    ➋ 但~~「緣起」是說:
    每一個條件,都要吻合,才可以成就!

    難怪,“無明凡夫、愚痴眾生”的世間人~

    喜歡不負責任的「談空說妙」,
    侈談唯心、唯識、空性、性空、
    發願、成佛、度眾生……。

    卻不肯「腳踏實地」,真正的──
    實踐緣起、持戒清淨、
    修習定慧、慧解脫、俱解脫、
    親證涅槃的不死甘露!
 
    ── 佛曆 2559.3.25(五) ──

評論印順法師「因果三法則」 Comments Master Yinshun "Three Laws of cause and effect."

☔ 評論印順法師所提倡的「因果三法則」 ~❤
Theory of Inverting Cause and Effect

    印順法師在《佛法概論》中所提倡的「因果三法則」:
    ➀ 果由因生:
    無因不能生果,有果必有其因。唯有因無緣不能生果,因緣具足必然生果。
    (應改成:果由「緣」生,才對!)

    ➁ 事待理成:
    萬法生住異滅,在事相中有其普遍的理性。如生必有死,聚必有散,合必有離,成必有壞,都是必然的理則。
    (應改成:事待「緣」成,才對!在原始佛法裡,並無「住相」,正確的說法是:知生、知滅、知住之異。)

    ➂ 有依空立:
    任何生起存在的事物,都必依否定實在性的本性而生起。即所謂性空始能緣起,緣起必然性空。
    (應改成:有依「緣」立,才對!)

    上述所謂:因果三法則,其實是──
    龍樹中觀玄談「有依空立」、印度教吠檀多派 Vedanta 商羯羅「假必依實」(事待理成)的綜合體。
    並且,純屬印順個人臆測、自諦戲論,毫無佛經作為依據!


 
    卍        卍        卍


    那麼,正信的「佛教徒」,應該怎樣正確看待因果和緣起呢?

    ♻ 因果三法則?應該是:果由緣生、事待緣成、有依緣立 ~⎈


    ➊ 果非因生 ➾ 果由「緣」生,才對!
    因果中間沒有必然性,因果間的關係,是指「緣起法」。
    不是「因」能生「果」,沒有任何「因」,能生任何「果」,「因」不等於「果」。
    因為,沒有任何「因」,能夠,留到下一秒鐘的!
    任何的「果」,都是因為「因緣具足」而生起,沒有任何的「因」,能夠生任何「果」!


    ➋ 事非理成 ➾ 事待「緣」成,才對!
    理性是指「心」,宋明理學陸九淵、王陽明學派所謂「心即理」。
    心,不會「憑空」生起!世出世間,沒有任何一法,是無因無緣,而單獨生起、單獨存在的!
    心,當然不能例外!心,尚且不能離開身,而單獨存在;何況,由心中所幻想出來的「理性」,能夠單獨成「事」呢?
    「事」之所以會成,是因為「因緣具足」,而不只是,單靠由心中所幻想出來的「理性」!


    ➌ 有非空立 ➾ 有依「緣」立,才對!
    在佛法裡,所謂的「有」是指:有漏生死。外道所謂的「空」是指:空能生有。
    在佛經裡「十二因緣」已經說明:推動生死、輪迴的真正原因,是因為有「貪愛」和「無明」,並不是外道所謂的「空性」。
    「涅槃」並不是「空性」,可以這樣說:「因為有生死、輪迴,才會有涅槃」;但反過來,不能就說:「因為有涅槃,才會有生死、輪迴」。這樣,龍樹就犯了「倒果為因」的致命錯誤!
    如果說:「空性能夠生有?」那麼,執著空性,亦是一種貪染、更是生死的根本!
    任何的事物,並沒有「外道」所謂的「否定實在性的本性」存在,任何事物之所以會生起,只不過是「因緣具足」罷了!

    ☃ 就好比說:「在電腦裡,並沒有躲著一個人!」是相同道理。為什麼呢?因為,因緣果報──是無常、苦、無我的! ~☸

    ❦❧ 緣起甚深的「緣起法」,不是「創造論」:
    不是「空性」所能生、不是「心」所能生、更不是大梵天神、其他天神或是「諸佛」所能夠「創造」的! ❦❧

 
    ── 2559.9.12(一)佛子更新 ──